第3章 荆轲刺秦(2)

花欲染 蓝草莓的彩虹糖 1829 字 21小时前

眼看离约定的出发日期越来越近,太子丹便开始有些坐立不安起来。

他担心荆轲拖延太久会错失良机,更害怕荆轲会心生怯意,改变最初的想法从而反悔。

太子丹忍不住派人前去催促荆轲尽快动身。

数日时光匆匆而过,太子丹心急如焚地盼望着荆轲早日踏上那危险重重的征途。

然而,随着日子一天天过去,荆轲却依旧毫无动身之意。

终于,太子丹再也按捺不住内心的焦躁与不满,只见他紧蹙眉头,双目微眯,冷冷地注视着荆轲,声音也变得异常冷硬起来:

“时间已然所剩无几,您究竟为何还迟迟不肯动身呢?莫非您已经忘却了我们共同的使命和约定?若真是如此,那么,请允许我先行派遣秦武阳出发吧!”太子丹这番话语说得毫不留情,仿佛一把利剑直直刺向荆轲的心窝。

荆轲听了非常生气,怒斥太子丹道:

倘若此刻就此离去,但最终无法归来向太子您复命,那么在下便是那背信弃义、不忠不义之徒啊!

如今,仅凭这区区一把匕首,便要孤身闯入那深不可测、强大无比的秦国境内,实在是吉凶难料。

而我之所以在此处稍作停留,无非是在静候那位与我相约同行之人罢了。

谁曾想,如今太子殿下竟怪罪于我动身太迟,既然如此,那在下也不再多做解释,就在此与诸位道别吧!

于是,荆轲就出发了。

太子丹以及那些知晓内情的宾客们,皆身着洁白如雪的衣裳,头戴白色的帽子,前来为他送别。

他们缓缓来到了易水边,众人神情肃穆而凝重。在这空旷的河畔,先举行了庄重的祭祀路神仪式,以祈求此行平安顺利。

随着仪式结束,意味着分别的时刻即将来临。高渐离手持筑琴,轻轻弹奏起来,那悠扬而凄婉的旋律如泣如诉,仿佛诉说着无尽的离愁别绪。

荆轲则和着节拍引吭高歌,其歌声苍凉悲怆,在场的众多宾客无不为之动容,泪水悄然滑落脸颊,只能轻声抽泣着,生怕惊扰了这令人心碎的场景。

荆轲并未就此停歇,他再次迈步向前,昂首挺胸,放声唱出更为激昂慷慨的词句:

“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

荆轲的声音犹如雷霆万钧,震撼天地。

众宾客闻听此言,皆瞪大双眼,眼中满含惊愕与悲愤之情。

甚至有人因为情绪过于激动,头发根根竖立,竟然直直地顶起了头上的帽子。整个场面气氛紧张到极点,仿佛时间都在此刻凝固。

荆轲毅然决然地上车离去,自始至终未曾回过头去看上哪怕一眼。

他那坚毅而决绝的背影渐渐消失在了道路的尽头,仿佛带走了所有人的目光与牵挂。

经过漫长的旅途,荆轲终于抵达了强大的秦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