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一会儿,乡亲们陆续到齐,傻柱和琪琪抱着孩子迎接,大家都夸傻柱好福气啊!找了个城里媳妇,又生了个大胖小子。
傻柱听得心里美滋滋,乡亲们哪里知道,这琪琪只不过是农村进城的打工妹,根本不是城里的女人,就是打扮的洋气些罢了,而且,做工作还是见不得光的。
乡亲们落座后,傻柱开始讲话,“欢迎老少爷们来喝我儿子的满月酒,在座的长辈是看着我长大的,这一路走来经历了风风雨雨,坎坎坷坷,今天,我傻柱总算是出头了…”
傻柱今天用的这套词,是去乡镇上找人代写的,足足有三张信纸。可惜,他只读到一半就念不下去了,因为有很多字不认识,乡亲们也听不懂。
仅读了几行,台下就有人说,“傻柱,别念了,念了我们也听不懂,大伙都饿了,开席吧!”
傻柱只得讪讪的说,“好好,开席,老少爷们们开造吧!”
傻柱这一声令人,桌上就动了抢,有抢肘子的,有抢扣肉和鱼的。
那个年代,大家都很穷,肚子里没啥油水,今天可吃个够吧!有几个大妈,还为抢肘子打了起来,场面甚是可笑。
琪琪一看,这都是些什么人啊!她担心今天回不了本。她着急地拉着傻柱,悄悄说:“柱子,这礼金咋还没收呢?”
傻柱挠挠头说:“急啥,吃完再说呗,少不了咱的。”可是等到大家酒足饭饱,却没有人主动提起礼金的事。
这这…
傻柱娘有点坐不住了,在一旁暗示,傻柱只好硬着头皮站起来说:
“各位叔伯婶子,今儿个大家来喝喜酒,按照习俗是不是该有点表示啊?多少无所谓,主要是讨个好彩头。”
这时人群里一阵骚动,咋滴?还收钱?有人开始窃窃私语,那傻柱在外赚了大钱,还把乡亲们这点礼钱放眼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