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云昭眼前一亮,知道他这是相信自己了。
二人在书房内密谈了半个时辰。
谈完话,临走前,成龄尧问她,“你怎么就这么笃定我会帮你,而不是张庭炜的同伙呢?”
李云昭回道:“当时高旦村一案,大人写的那一封血书,一字一句都刻在我的心里头,所以我愿意赌,赌大人的正直无私,绝不会和那些贼人同流合污。”
成龄尧低笑一声,对着她感叹道:“你来的正是时候,不然这些证据,我真不知道该拿它怎么办了。”
他又嘱咐李云昭道:“现在就等林侍郎前来,你一定要注意安全,千万不要被他们的人发现了。”
李云昭点头笑道:“谢大人关心,我会的。”
她看了看成龄尧,起身戴上袍帽,推门离开。
其实她没说明,她信任成龄尧,并不止是因为那一封血书。
成龄尧曾经是汤彻的部下。
当初汤彻中毒深入,受尽折磨时,还记挂着小君主,临死之前曾留下一份名单。
那一份名单,既是为了告诉她,哪一些是他留下的亲信,也是为了向她举荐,哪一些是可以任用的将才。
名单里有成龄尧的名字。
也正是她亲自将成龄尧从轻骑都尉,选拔为丰城太守。所以李云昭自然会相信他。
从太守府离开,李云昭回到那座偏僻的小院子,静静等待着林效的到来。
派出去的十个护卫,会时不时的回来向她禀报情况进展。
不知道是不是成龄尧出面劝说了,那些被欺压的商户,开始陆陆续续地去衙门报官了。
衙门里外吵吵闹闹,一波接着一波的人去报案,门口的登闻鼓都要被敲烂了。
众人群起激愤,气势汹汹。
又等了一日,有护卫来报,说是在城门守着,见到了林效带着三十个部下从腾凌城而来,已经浩浩荡荡地进了城,第一时间就去了府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