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特意让张晓晓咨询了专业人士,如果按徐冉的那个规划,钱肯定还不够,但启动项目还是没问题,接下来,就要看青山观之行顺不顺利了。
这一次,还真亏了有张晓晓在,所有事都被她安排得明明白白。
我也再次发现了她这方面的能力,仓库租赁、物流联系、人员安排等,全部以最低的价格敲定,是时候犒劳一下她了。
第二天,我去了国际交流中心,准备最后再确认一下矿场的安排。
向沧海给了我一年的时间,搞定晶石的问题,我借助这次向丽莎的失误,用一个月不到时间彻底扫清障碍,那这件事就算可以交差了。
听完张晓晓的汇报后,我也彻底放下了心,只要向沧海不再犯傻了,晶石的产量就会稳定在现在这个水平。
关于矿场那些孩子的处理,向氏也算厚道,在我的意料之外。
为了彻底解决这个问题,向氏集团直接在每个矿区建了一所学校,除了这些参与选晶石的孩子,还有那些山里没钱读书的,全部都安排进了学校。
由于孩子数量大幅增加,矿区只需要他们轮流参与选晶石就够了,而那些孩子大部分时间可以用在读书这件事上。
为了避免被道德绑架,集团直接邀请了当地官员和媒体,在学校现场做了一场媒体见面会,坦诚接受了所有犀利的提问,没想到反响特别好,向氏集团因为此事还登上了报纸,被当做义举来宣传。
向氏集团见状,又承诺只要这些孩子成年后,愿意继续留下来工作,集团会优先聘用,总算解决这个无解难题。
这件事可以说是我一手促成,集团也曾邀请过我,但都被我拒绝。
倒不是我虚伪,而是我面对面见过这群小孩,我无法改变他们的命运,但如果能够提供一些力所能及的帮助,那我就会从内心里不求回报的去做一些事。
向沧海给了我一个月时间,实际上所有的事情都是张晓晓在操办,包括内部协调的一系列繁琐的工作,对于我完成晶石的任务,张晓晓功劳不小。
“今天这条丝巾跟你很搭,显得脖子更长了。”
刚回到办公室,我打趣张晓晓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