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元宵是五十八义士的遗孀之一,带着家人和一个三岁的小女儿来到四顾茶馆,后来在茶馆中脱颖而出,为人真诚,能下苦功。
杨元宵抱着自己的小女儿,和几位关系好的娘子一起说话。
“你们说洛姑娘会是什么反应?”
“我可猜不到。”
“李门主是位懂浪漫之人。”
“......”
洛云心能感受到她们目光中的打趣。
—
在茶馆众人翘首以盼的情况下,最后一个晚上流逝。
中秋节正式到来。
天色渐暗,无数行人走进夜市,商铺张灯结彩,欢声笑语萦绕整座菱州城。
茶馆出乎预料的安静。
刘如京等人怀揣着秘密,提前一步去准备,杨元宵几位娘子看了莲花楼一眼,手挽着手离开。
洛云心在房间中试衣服,看着铜镜里映照出的人影,夸了自己两句。
不愧是她。
她真好看。
街道的喧嚣传进茶馆后院,洛云心心中有些躁动。
她自我调侃,自己现在有点像等着被接走的新娘子。
没有让洛云心等太久,邓沉舟过来,敲响了洛云心的门。
洛云心有些惊讶:“小沉舟?”
邓沉舟换了一身喜庆的衣服,手上提着一个花灯:“洛姐姐,跟我来吧,李门主在等你。”
咦?
洛云心睫毛眨了眨,把准备好的羊脂玉戒指放好,关上莲花楼的门,和邓沉舟走出茶馆。
走出茶馆后,人潮如织。
每隔一段路,就站着一位熟悉的姑娘。
走到第一个拐角处时,杨元宵抱着女儿迎上来,递给洛云心一支桃花,对她笑了笑。
这支桃花下,用红绳系着一张卷轴。
洛云心打开卷轴,上面是一幅画,画着两人初见的地方:院内半成品的莲花楼,破了屋顶的房子,和面面相觑的李莲花洛云心。
这幅画的右上角,是李莲花写下的一行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