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子晴到达时,刚过早上六点,可医院前却已是人头攒动。大多是前一天没能排上队的伤者,拖着疲惫的身体早早守候在此。她沿着大楼前的亭廊往里走,目光扫过那些面露焦虑的求医者,有久咳发烧的病人,正在排队等着传统医生看诊,也有伤口化脓的患者,等候着医生的评估,或许还得再转去异能救护部。
在这个末世,江城的医院里,传统医疗和异能治疗并非壁垒分明,而是彼此相辅相成。如果某个病情是传统医生无法应对的,或使用药物过于浪费,便会转交给异能者处理。而若是异能者无能为力,便又由医生出手。这样的协作使得门诊接待的护士需要先根据病情判断适合的部门——一般来说,病症归传统部,创伤归异能部。
今天,李云陪同杨子晴前来。他一身漆黑风衣,皮鞋擦得锃亮,鼻梁上架着墨镜,昂首阔步,长手长腿走在杨子晴旁边,俨然一副不苟言笑的彪悍保镖模样,只差脸上没写着“闲人勿近”几个大字。杨子晴望着他,微微摇头,心中有些无奈。李云是个活宝,末世的艰险反倒让他变得更为跳脱。和平时代的任务、职务、责任压得他紧紧绷着,如今束缚消失,他仿佛找回了自由,要不是有顾时叙和齐明压着,恐怕早就无法无天了。
今天也是李云主动要求跟随,还特意整了这么一身装扮,声称自己还没当过保镖,这次必须“专业到位”。
走到住院部前,胡全带着陆海洋和几个穿着白大褂的医生早已等候。几句寒暄之后,胡全带着杨子晴往楼上走。
医疗部目前由他接手管理。随着伤员和病人不断增加,医疗资源变得极度紧缺,病人的出院率少得可怜,仅仅床位问题就让他头疼得白了头发,更不用说医疗秩序的混乱和极高的死亡率。医闹频发、设备短缺、药物耗竭,再加上人员不服从指挥,各种问题接踵而至。他这才真正体会到,当初顾时叙负责这一块时,能将局面维持得井井有条,是多么不易。
可即便如此,想让顾时叙再度接手,顾时叙却坚决拒绝,只是将手背在身后,毫无商量余地。如今,杨子晴的到来,或许是顾时叙试图重新拾起这一部分工作的信号。
杨子晴进了一间病房,陆海洋在一旁解释:“这里的六个病人都是症状最为典型的。我把他们集中在一起,也省得你来回奔波。”
病房内的六人情况各异:有的全身溃烂,有的外表完好却如同植物人般无法行动,但眼神里透着清醒;有的四肢扭曲萎缩,浑身营养不良,症状和成振业极为相似;有的皮肤黏膜呈现出诡异的颜色,宛如变异人种;还有的身上长出奇怪的肿块。
杨子晴不动声色,伸出藤蔓,将六人逐一连接。她仔细观察每一个患者的状况,片刻后,走出病房,与众人聚在一起。
“中秋那场大雨,”杨子晴开口,声音平静而带有些许沉重,“如果说是对人类身体的一种改造,成功者便成为了新人类、异能者。而失败者,便是这些患者。他们的身体构造已经和常人有了很大的差异。要治愈,几乎是不可能的,许多后遗症恐怕难以消除。但如果只是让他们外表看起来正常,能够出院恢复基本的生活,这倒不是完全没有希望。尤其是那些溃烂和肢体萎缩的病人,我有相当的把握。”
众人闻言,不禁露出欣喜之色。这两类病人在患者中占了大多数,如果能治好他们,医疗部的压力将大大减轻。
“杨小姐什么时候方便开始治疗?”胡全急切地问道。
“现在就可以。这两类病人共有多少人?”
一名助手立即翻看手中的资料:“一共有七百零八人,其中溃烂型四百六十七人,萎缩型三百四十一人。”
杨子晴微微皱眉,这无疑是个庞大的工程。但她明白,能剩下这七百多人,已是不知经历了多少轮死亡淘汰后的“硕果”了。
她想到齐明的叮嘱,点了点头,道:“先各安排十个病情较轻的病人,我先着手开始治疗。后面的患者按病情轻重缓急排号,越严重的越靠前,先治。”
众人一听,立即明白了她的意图。先选择二十个病情较轻的病人治疗,等治好之后,对外便是一个明确的信号——江城医疗部有能力治愈这些怪病。这对提升整个江城集团的声誉和信心,无疑有着巨大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