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是,一幅奇特的画面出现在汉中栈道。
起义军与陈奇瑜的官军,不再是战场上的生死仇敌,而是“揖让酣饮,易马而乘,抵足而眠”。
起义军士兵们,脸上露出了轻松的笑容,他们与官军士兵交谈、喝酒,甚至交换马匹,同睡一处。
在官军看来,这些起义军已经真心归降,他们的警惕心也逐渐放松。
而对于起义军来说,这却是他们精心策划的一场骗局。
在与官军的接触中,他们巧妙地利用了这个机会,改善自己的处境。
那些无衣甲的起义军,通过与官军的交流和交易,得到了崭新的铠甲;
无弓矢的,也设法磨砺出了锋利的武器;而那些多日不食的将士,更是在官府供应的粮草中,填饱了肚子。
他们在看似和平的表象下,暗暗积蓄着力量,等待着反击的时机。
就在一天夜间,风云突变。当官军们还沉浸在招安成功的喜悦中,或是在睡梦中安然沉睡时,起义军突然发动了行动。
他们“尽缚诸安抚官”,这些曾经在起义军阵营中耀武扬威的安抚官,在毫无防备的情况下,被起义军轻易地控制。
有的被残忍地杀害,鲜血染红了大地;有的被割去耳朵,惨叫声划破夜空;
有的则遭到杖责,被打得遍体鳞伤;还有的被捆绑起来,扔在道路两旁,任由其自生自灭。
随后,起义军士气大振,迅速展开行动,攻掠宝鸡、麟游等处。他们如猛虎出山一般,冲向这些地区。
宝鸡城,城墙高大坚固,但在起义军的猛烈攻击下,城门很快被攻破。
城中的百姓,有的惊恐地躲在家中,有的则对起义军的到来表示欢迎。
起义军在城中开仓放粮,救济贫苦百姓,同时收缴官府的财物和武器,壮大自己的力量。
麟游也未能幸免,起义军如潮水般涌入。当地的官军,面对突然来袭的起义军,惊慌失措,根本无法组织起有效的抵抗。
他们纷纷逃窜,有的甚至临阵倒戈,加入了起义军的队伍。
陈奇瑜这时才如梦初醒,他看着眼前混乱的局势,心中充满了懊悔和恐惧。
他深知自己闯下了大祸,这份看似完美的招安协议,如今却成为了自己的催命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