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3章 招抚

杜文焕大步走进书房,面色冷峻,行礼之后,便直言不讳地说道:“杨大人,您真的要推行招安之策吗?这等贼人,只配被剿灭,怎能招安?”

杨鹤神色平静,缓缓说道:“杜总兵,我知道你对招安之事心存疑虑,但如今天下形势,你也清楚。朝廷无力支撑大规模的征剿,招安或许是目前最好的办法。”

杜文焕冷哼一声:“杨大人,您太过天真了。这些贼寇作恶多端,他们会真心归降吗?

您看看这延绥、河曲的大地,多少百姓死于他们之手,多少家园被他们焚毁。若招安他们,如何对得起死去的百姓?”

杨鹤的脸色也变得严肃起来:“杜总兵,我并非不顾百姓死活。但战争只会带来更多的伤亡和破坏。招安他们,给他们一个机会,也是给百姓一个休养生息的机会。”

杜文焕激动地说道:“杨大人,您这是姑息养奸!招安之后,他们若再次叛乱,后果不堪设想。我杜文焕宁死也不愿与这些贼寇同流合污。”

杨鹤看着杜文焕,目光坚定:“杜总兵,我理解你的立场。但我身为陕西巡抚,要从大局考虑。招安之事,我已下定决心,不过我也会谨慎行事,不会让你担心的事情发生。”

杜文焕见杨鹤心意已决,无奈地摇了摇头:“杨大人,但愿您的招安之策能够成功,否则,这延绥、河曲之地将永无宁日。”说完,他行礼告辞。

杜文焕走后,书房内陷入了一片沉默。杨嗣昌看着父亲,轻声说道:“父亲,杜总兵的话也不无道理,这招安之策,确实充满了变数。”

杨鹤重新坐回桌前,拿起笔,继续撰写免死文书:“嗣昌,为父知道这是一场赌博。但为了大明的江山社稷,为了百姓能够早日过上太平日子,我必须一试。哪怕只有一丝希望,也不能放弃。”

尽管杨鹤怀揣着美好的初心去行事,但令人遗憾的是,他却严重地低估了潜藏于人性深处那无尽的恶意与丑恶。

这些降贼们在获得免死文书后,大摇大摆地踏入了延绥、河曲。

他们被安置在这片早已饱经战乱、千疮百孔的土地上,却丝毫没有感恩之心,反而变本加厉地为非作歹,似一群恶魔在人间肆意狂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