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而,起义军并没有因此而崩溃。他们在混乱中重新组织起来,一些勇敢的士兵甚至主动冲向轻骑部队,试图与他们同归于尽。
这些士兵们怀着对朝廷的仇恨和对自由的向往,毫不畏惧地冲向敌人。他们的英勇行为也激励了其他起义军士兵,使得起义军的士气得到了一定的提升。
洪承畴看到起义军在困境中依然如此顽强,心中不禁对他们产生了一丝敬佩。但他也明白,自己不能有丝毫的怜悯之心,这场战斗关乎着朝廷的生死存亡。
他继续指挥着官军,加大了攻击的力度。他调来了更多的预备队,投入到正面战场和侧翼战场,试图对起义军形成压倒性的优势。
王嘉胤在战场上看到官军的增援部队不断到来,心中感到了一丝绝望。但他并没有放弃,他深知自己的联军是为了广大百姓而战,如果现在退缩,那么之前的努力都将付诸东流。
他决定采取一个冒险的策略,他挑选出了一批精锐的士兵,组成了一支敢死队。他亲自带领这支敢死队,冲向了洪承畴所在的位置。他希望能够通过斩首行动,打破官军的指挥系统,从而扭转战局。
这支敢死队如同一把利刃,穿过了官军的重重防线,直逼洪承畴。洪承畴身边的护卫们纷纷挺身而出,与敢死队展开了激烈的搏斗。
洪承畴则镇定自若地指挥着士兵们进行防御,他的眼神中透露出坚定和自信。他相信,自己的士兵们一定能够抵挡住起义军的这次疯狂进攻。
在这千钧一发之际,张勇率领着一支生力军赶到了洪承畴的身边。他加入了战斗,与洪承畴一起指挥着士兵们对抗起义军的敢死队。
张勇的到来使得官军的防御更加稳固,敢死队逐渐陷入了困境。他们虽然勇猛,但在官军的重重包围下,也难以发挥出全部的实力。
随着时间的推移,起义军的敢死队损失惨重,王嘉胤看到大势已去,心中充满了无奈和悲痛。但他仍然不愿意投降,他带领着剩余的士兵们进行了最后的抵抗。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就在王嘉胤准备拼死一战之时,忽然天色大变,狂风呼啸而起。
这狂风卷起阵阵黄沙,迷住了官兵的眼睛。
王嘉胤趁机带着起义军联军的骨干们向一侧山谷冲去。
洪承畴见状大怒,喝令士兵追击。然而风沙太大,许多士兵迷失了方向。等风沙稍歇,王嘉胤等人已经消失得无影无踪。
洪承畴懊恼不已,对着下属怒道:“本以为今日可全歼逆贼,却不想天公不作美。”
张勇劝慰道:“大人不必太过恼怒,虽让其骨干逃脱,但经此一役,他们元气大伤,短时间内难成气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