谋士李丰道:“大人,据属下所知,王嘉胤此人重情重义,他可能会先去联络那些与王二关系密切的起义军。我们可在他们联络的必经之路设伏,打他们个措手不及。”
洪承畴思索片刻:“此计虽好,但王嘉胤也颇为谨慎,恐不会轻易中计。我们可先派人伪装成起义军,混入其中,探听虚实,再做定夺。”
刘应遇主动请缨:“大人,末将愿率人前去卧底。”
洪承畴看着他:“刘将军勇气可嘉,但此去危险重重,务必小心谨慎。”
刘应遇抱拳领命:“末将定不辱使命。”
在刘应遇出发后,洪承畴又担心起朝廷的局势。
他深知朝廷内部的纷争和腐败已经到了极为严重的地步,若不加以整治,即便他在前线平乱成功,这天下也难以长治久安。
他写了一封密信,派人送往朝中一位正直的大臣手中,希望他能在朝堂上为整治吏治、减轻百姓负担等事发声。
信中写道:“大人,如今平乱之路艰难,虽可暂用武力镇压,但若民怨不解,赋税不减,吏治不清,叛乱恐难根除。望大人在朝中正言直谏,为天下苍生计,为朝廷长治久安谋。”
这位大臣收到信后,深感洪承畴的忧虑。
他在朝堂上力陈利弊,提出一系列改革措施,包括清查贪官污吏、削减不必要的开支、适当减轻百姓赋税等。
然而,他的提议却遭到了许多既得利益者的反对。
一位权贵大臣冷笑道:“你这是书生之见,若削减开支,减轻赋税,朝廷的军费从何而来?那些官员的俸禄又如何发放?难道要让我们都喝西北风不成?”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双方在朝堂上争执不下,崇祯皇帝也陷入了两难的境地。他明白改革的必要性,但又担心触动太多人的利益,引发朝廷内部的动荡。
在这期间,刘应遇成功混入了一支起义军队伍。他凭借着自己的机智和果敢,逐渐取得了一些人的信任。
在一次起义军的聚会中,他听到了王嘉胤的下一步计划。
一位起义军小头目喝得醉醺醺地说道:“王大哥已经派人去联络高迎祥、张献忠他们了,等他们一来,我们就一起攻打洪承畴的老巢,为二哥报仇。”
刘应遇心中一惊,但表面上仍装作若无其事,继续与众人喝酒聊天,暗中却寻找机会将这个消息传递出去。
终于,他趁着外出侦查的机会,将情报送回了洪承畴的营地。
洪承畴得知后,立刻调整战略部署。他一面加强营地的防守,一面派人去联络附近的友军,准备共同对抗即将到来的起义军联军。
洪承畴对众将领说道:“此次王嘉胤勾结多路起义军,来势汹汹。但我们为朝廷守土,为百姓安宁,不可畏惧。只要我们齐心协力,定能破敌。”
将领们齐声高呼:“愿随大人战死沙场,保家卫国!”
而在起义军这边,王嘉胤成功联络到了高迎祥、张献忠等起义军首领。他们在一处险要之地会师,商议作战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