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1章 川陕

任命傅宗龙接替四川巡抚,催促洪承畴火速统兵入川协剿。洪承畴接到命令后,不敢有丝毫耽搁。

他带领固原总兵左光先、临洮总兵曹变蛟以及副将马科、贺人龙、赵光远等部官兵一万名进川。

同时,他檄调延绥总兵王洪、宁夏总兵祖大弼部屯驻汉中、略阳、徽州、秦州一带,准备在起义军出川时加以堵击。

明政府四川当局也紧急行动起来,“调到各处川兵数有六七万之多”,主要摆在成都到阆中一线,防止义军向川东和川南发展。

当时,义军攻占的地区基本上在嘉陵江以西,而洪承畴带领从陕入川的官军在嘉陵江以东。

李自成、张天琳等见官军云集四川,东面和南面都有重兵扼守,川西又是少数民族聚居区,不易发展。

经过一番深思熟虑,他们决定在崇祯十一年正月中旬,分路突破官军阻拦,出川北上。

李自成和中斗星等部经文县、西和、礼县,西攻河州、临洮。一路上,他们翻山越岭,穿越河流,克服了重重困难。

在攻打河州时,起义军遭遇了官军的顽强抵抗。城墙上,官军的箭矢和石块不断落下,起义军的进攻一度受阻。

但李自成并没有退缩,他亲自带领士兵冲锋陷阵,鼓舞着士兵们的士气。经过一番激烈的战斗,起义军终于攻克河州。

争世王(六队首领之一)、过天星、混天星等部取道阳平关、略阳,北经平凉、固原,直抵庆阳,不久又折回陕西。他们在行军过程中,不断与官军发生战斗。

在平凉,他们与官军展开了一场激烈的遭遇战。

双方在城外的旷野上展开厮杀,刀光剑影闪烁,鲜血染红了大地。起义军凭借着顽强的斗志和灵活的战术,击败了官军,继续向北前进。

洪承畴带着陕西官军在四川扑了空,得知起义军出川北上的消息后,急忙赶回陕西。

此后,洪承畴所统官军,西追李自成等部于甘肃;巡抚孙传庭则在澄城、延安、合水、三水一带,追剿过天星、混天星以及六队的争世王、大天王等部义军。

在甘肃的战场上,李自成与洪承畴的官军展开了一场又一场激烈的战斗。

洪承畴的官军装备精良,训练有素,但李自成的起义军凭借着对地形的熟悉和百姓的支持,一次次巧妙地避开官军的围剿,给予官军沉重的打击。

在澄城、延安等地,孙传庭也与过天星、混天星等部义军展开了殊死搏斗。双方你来我往,互有胜负,战场上硝烟弥漫,百姓们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

这场在川陕大地展开的战争,不仅是李自成等起义军与明朝官军之间的较量,更是广大受苦百姓与腐朽统治阶级之间的抗争。

李自成等起义军代表着广大百姓的利益,他们为了自由、平等和生存的权利,不惜抛头颅、洒热血。

而明朝政府为了维护自己的统治,不惜动用一切力量,对起义军进行残酷的镇压。

在这场战争的背后,是无数百姓的苦难。他们的家园被战火摧毁,亲人离散。

田野里,庄稼无人耕种,一片荒芜;村庄里,房屋倒塌,一片废墟。百姓们在战争的阴影下,艰难地求生。

他们渴望和平,渴望能够过上安稳的生活,然而,这一切在战争的硝烟中变得如此遥远。

随着时间的推移,战争进入了白热化阶段。

李自成和他的起义军,将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是他们能够突破官军的围剿,继续发展壮大,推翻明朝的腐朽统治,还是明朝政府能够成功镇压起义军,维护自己的统治?

历史的走向,充满了悬念和未知,等待着人们去揭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