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月间,高迎祥等部稍作休整后,由密县、登封西进至嵩县。
在这里,他们迎来与官军的又一次激烈交锋。
明总兵汤九州,接到剿灭起义军的命令后,带着官军严阵以待。
他站在军阵前,身着厚重铠甲,眼神中透着傲慢。在他看来,这些起义军不过是乌合之众,不堪一击。
战斗打响,高迎祥指挥着起义军,如猛虎下山般冲向官军。
起义军们士气高昂,利用地形优势,迅速突破官军防线。他们熟悉山间小路,从两侧的山谷中杀出,让官军措手不及。
汤九州见状,急忙指挥部队反击,然而,起义军的攻势如排山倒海般,官军的抵抗越来越无力。
在激烈的战斗中,汤九州被起义军击毙,官军顿时大乱,纷纷逃窜。起义军乘胜追击,取得一场辉煌的胜利。
不久之后,高迎祥等部又回到陕西。此时的陕西,李自成、蝎子块、过天星、满天星、混天星等部起义军正在与官军进行艰苦斗争。
李自成,这位日后将改写明朝历史的起义军领袖,此时已展现出卓越的军事才能和领导魅力。
小主,
他的部队,在陕西的土地上灵活作战,利用地形优势,多次成功避开官军的围剿。
崇祯八年十一月,李自成和满天星、六队、争功王四支共十三营,合计精骑数万,从西安地区出发,经同官、宜君、宜川,绕到韩城。
他们计划等黄河冰冻后,转入山西,寻求更广阔的发展空间。
然而,这一年冬季,气温异常偏高,黄河的河水滔滔不绝,迟迟没有封冻。
李自成站在黄河岸边,望着奔腾的河水,眉头紧锁,心中满是焦虑。
与此同时,明山西巡抚吴甡也察觉到起义军的意图。
他深知黄河防线的重要性,于是加强防河兵力。
他在黄河沿岸部署大量官军,设置了望哨,严密监视起义军的动向。
吴甡站在黄河岸边的城墙上,望着对岸的起义军,心中暗自得意。他认为,只要守住黄河防线,起义军就无法进入山西。
李自成等人得知入晋计划难以实现后,只能在韩城县境驻扎下来。他们在城外安营扎寨,开始漫长的等待。
士兵们在营地里,有的擦拭着武器,动作专注,希望武器在战斗中发挥最大威力;
有的修补着营帐,用粗糙的双手仔细缝补着破损的地方。李自成则在营帐内,与部将们商讨下一步的计划。
“看来我们只能另寻出路了。”李自成皱着眉头说道。
“闯王,我们不能在这里坐以待毙,必须想办法突破官军的防线。”一位部将焦急地说道。
“别急,我们再等等看,或许会有转机。”李自成冷静地说道。
就这样,李自成等部在韩城县境驻扎了四十多天。
直到九年正月十二日,他们才终于起营前往合阳、澄城。
在行军途中,李自成不断观察周围地形,思考着如何应对官军的追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