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8章 欠酒账的邪教徒

在雅罗斯拉夫尔这座古老而宁静的城市中,雅罗斯拉夫尔国立大学如同一颗璀璨的明珠,镶嵌在城市的中心地带。它历经无数风雨,见证了时代的变迁,如今依旧保持着那份独有的庄重与典雅。红砖砌成的古老教学楼,历经岁月的洗礼,却依然坚固如初;错落有致的林荫道,仿佛引领着人们穿越时空,回到那个充满书香与智慧的年代;而那些承载着岁月痕迹的石阶,每一块都仿佛在诉说着它的辉煌与沧桑,让人不禁心生敬畏。

然而,在这所学校的背后,却隐藏着一段不为人知的往事,一个令人毛骨悚然的故事,它如同一个巨大的阴影,笼罩在学校的上空,让每一个了解它的人都感到不寒而栗。

亚历山大·彼得罗夫,一个普通的不能再普通的小商人,他的烟酒店坐落在市中心的一条老街上,店面虽不起眼,但凭借着诚信经营和热情服务,生意却异常红火。亚历山大平日里与邻里关系融洽,无论是对待老顾客还是新面孔,他总是笑脸相迎,热情周到,因此在当地有着极好的口碑。

然而,一天傍晚,一位陌生人的到来,却打破了这份宁静与和谐。来人自称是雅罗斯拉夫尔国立大学继续教育学院的办公室主任瓦西里·尼古拉耶维奇,他衣着得体,谈吐不凡,举手投足间都透露出一种温文尔雅的气质。然而,他此行并非为了购买日常所需的烟酒,而是希望赊账购买一批价值高达1,353,000卢布的酒,声称这是为了学院院长伊万·谢尔盖耶维奇的公务用酒。

亚历山大听后,心中不禁泛起了嘀咕。这笔订单的金额之大,远远超出了他日常的经营范围,也让他感到有些为难。然而,考虑到对方的身份和信誉,以及可能带来的潜在商机,他最终还是同意了赊账的请求。瓦西里留下了一张欠条,上面详细记录了购买酒水的种类、数量和金额,还有他的身份证号、手印和签字,并明确指出这笔酒是为伊万院长的公务用酒。亚历山大本以为这是一次难得的合作机会,却没想到这竟是他噩梦的开始。

然而,令亚历山大没有想到的是,这笔账一赊就是整整三年。在这漫长的三年里,他无数次地上门讨要欠款,但每次都无功而返。瓦西里总是以各种理由避而不见,或是推诿拖延,让亚历山大感到十分无奈。而伊万院长则更是矢口否认,表示这是瓦西里的个人债务,与他无关。每当亚历山大提到欠条时,伊万院长总是以一副事不关己的态度敷衍了事,甚至有时还会对他进行冷嘲热讽。

看着丈夫日渐憔悴、愁眉不展的脸庞,亚历山大的妻子安娜·彼得罗芙娜心中充满了忧虑。她深知这笔巨款对于这个小家庭来说意味着什么,也明白丈夫为了这笔欠款付出了多少努力和心血。然而,面对如此棘手的局面,她除了默默支持丈夫外,也别无他法。她常常在夜深人静时独自流泪,为丈夫的遭遇感到心痛和无助。

在这段艰难的日子里,亚历山大和安娜夫妇经历了无数次的希望和失望交织的时刻。他们尝试过寻求法律援助,但由于种种原因,始终未能如愿。他们也曾试图通过媒体曝光此事,但最终还是因为担心影响到丈夫的名誉和前途而放弃了这个念头。他们陷入了深深的绝望之中,不知道未来该如何是好……

一天,亚历山大终于被无尽的煎熬与折磨逼到了极限,他内心的怒火再也无法遏制,决定亲自去找雅罗斯拉夫尔国立大学讨回公道。他紧握着那张因年代久远而泛黄的欠条,那是他血汗钱的证明,也是他对学校最后的一点信任。带着满腔的愤怒与不甘,他大步流星地冲进了学校的校门,每一步都显得那么决绝而沉重。

剑气星河

他无视了周围人异样的目光,径直来到了学校的行政办公楼前。没有片刻犹豫,他猛地推开了院长办公室的大门,仿佛要将所有的不满与愤怒都倾泻而出。然而,面对学校的工作人员,他的愤怒并未得到应有的回应,反而引发了一场激烈的争吵。双方的声音越来越高亢,情绪也越来越激动,几乎到了动手的边缘。

就在这时,亚历山大突然感到一阵前所未有的剧烈头痛,就像有千万根钢针同时刺穿他的颅骨,让他瞬间失去了所有的力气。他双手紧紧地抱住头,痛苦地呻吟着,脸上的表情扭曲而狰狞。紧接着,他的身体无力地瘫软下去,重重地倒在了地上,失去了意识。

学校的工作人员被这突如其来的变故吓得手足无措,他们慌忙将亚历山大抬上救护车,送往了最近的医院。经过一系列紧急的检查和救治,医生沉重地告诉安娜,亚历山大是突发脑溢血,情况非常危急,随时都有生命危险。尽管医护人员竭尽全力进行抢救,但最终还是未能挽回亚历山大的生命,他就这样在无尽的痛苦与不甘中离开了人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