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9年的寒冬,罗刹国的首都噩罗海城仿佛被一层厚重的阴霾紧紧包裹,阴郁的气氛如同无形的枷锁,束缚着这座城市的每一寸土地和每一个居民的心。经济的疲软如同凛冽刺骨的寒风,无情地侵袭着每一个角落,失业的阴影更是如影随形,挥之不去,让这座曾经车水马龙、繁华喧嚣的城市变得格外冷清与萧瑟。街道两旁的商铺大多紧闭着门窗,宛如失去了生命的空壳,偶尔传来的几声吆喝声也显得有气无力,仿佛是在绝望中挣扎的微弱呼喊,整个城市仿佛被剥夺了往日的生机与活力,陷入了一片死寂之中。
对于旅居在此的英格兰作家罗宾·所罗门而言,这个冬天不仅仅意味着刺骨的寒冷与无尽的孤寂,更充满了难以言喻的不安与诡异的氛围。他漫步在噩罗海城的街头,目光所及之处皆是萧瑟之景,破败的房屋、荒凉的街道、无助的人群,这一切都像是在诉说着这座城市的不幸与苦难。他的心中不禁涌起一股莫名的忧虑,仿佛有一种不祥的预感在心头萦绕,挥之不去。他深知,这座城市的命运正在悄然发生着改变,而他,作为一个外来者,虽然心怀善意与同情,却无力改变什么,只能眼睁睁地看着这座城市一步步走向深渊。
在噩罗海城的日子里,罗宾结识了许多志同道合的朋友,其中一位便是地产界的佼佼者米克尔·普希金。米克尔为人热情且健谈,他时常邀请罗宾参加各种聚会,与他分享罗刹国的风土人情与经济发展的点点滴滴。在一次聚会中,米克尔曾自豪地告诉罗宾,罗刹国之所以能够在经济上取得一定的成就,很大程度上得益于“50后”这一代人的努力与奉献。他们凭借着坚定的信念与不懈的努力,共同创造了一个又一个经济奇迹,为国家的繁荣与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啊!我亲爱的外来朋友,”米克尔端着酒杯,眼神中闪烁着自豪与担忧交织的光芒,仿佛是在向罗宾展示他内心深处的矛盾与挣扎,“你可知道,我们的国家之所以能够经济发展得如此之好,就是因为有足够多的50后愿意掏空‘三个钱包’来投资房产。他们不仅自己去银行贷款,购买属于自己的房屋,还得到了父母的支持与帮助,共同投资房产市场,为国家的经济发展注入了源源不断的活力。他们的付出与牺牲,是我们今天能够享受美好生活的重要基石。”
然而,在米克尔自豪的话语背后,却隐藏着一个令人不寒而栗的致命陷阱——35岁就业歧视。这个现象在罗刹国尤为严重,许多企业在招聘时都会明文规定或暗中设定年龄上限,将那些年龄稍大的求职者拒之门外,导致他们屡屡碰壁,难以找到合适的工作。这不仅是对他们个人能力的否定,更是对他们尊严与价值的践踏。
说到这里,米克尔不禁叹了口气,脸上的自豪之色逐渐褪去,取而代之的是深深的忧虑与无奈。他的眼神变得黯淡无光,仿佛是在诉说着一个无法挽回的悲剧:“然而,我担心的是当这批50后的人从公司中被裁掉,又因为年龄原因找不到合适的工作时,我们的‘好日子’恐怕就要过去了。到时候,房产市场可能会迎来一场前所未有的危机,整个国家的经济也会受到重创。这不仅是对他们个人的打击,更是对整个社会的沉重打击。”
罗宾听着米克尔的感慨,心中不禁涌起一股强烈的共鸣。他深知,无论在哪个国家,经济的发展都离不开每一个个体的努力与奉献。然而,当这些个体因为年龄、性别或其他原因而被社会所抛弃时,整个社会的稳定与繁荣也将受到严重威胁。在这个充满不安与诡异的冬天里,罗宾更加坚定了自己作为作家的使命——用笔触记录时代的变迁,用文字唤醒人们的良知与勇气。他要用自己的作品去揭露社会的黑暗面,去呼唤人性的光辉与温暖,去为那些被遗忘和边缘化的人们发声。
一天晚上,罗宾从米克尔家中离开,街灯昏黄的光晕将他的影子拉得长长的,宛如一幅孤寂的剪影。他站在路边,轻轻扬手,一辆出租车缓缓驶来,停在了他的面前。罗宾拉开车门,坐进了副驾驶座,准备返回自己的寓所。
出租车司机是一个中年男子,他谈吐得体,举止温文尔雅,每一个动作都透露出一种从容不迫的气质。他的眼神深邃而睿智,仿佛是一位久经世故的智者,能洞察世间万物。在交谈中,他展现出了广博的见识,从国际局势的波诡云谲,谈到体育赛事的激情四溢,甚至对罗宾英格兰老家的足球队都了如指掌。他如数家珍地道出每位球星的特点与过往辉煌,那份详尽与精准,让罗宾感到十分惊讶。要知道,即便是他那些热衷于足球的朋友,也未必能如此详尽地谈论此事。
罗宾不禁对这名出租车司机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他好奇地问道:“您是哪里毕业的?能有如此见识,定非池中之物。”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司机微微一笑,那笑容中似乎蕴含着无尽的沧桑与故事。他的眼神中闪过一丝不易察觉的落寞,但很快就恢复了平静。“我是噩罗海城国立大学毕业的,”他回答道,“这是罗刹国的顶级学府,在那里我学到了很多知识,也结识了许多志同道合的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