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章 夙愿·6

楚岁三简 凌琪丶 2304 字 1天前

流水断绝,高山坍塌,牢房的墙壁上哗啦啦撒开了一大片血花,甚至耿裕的衣角,也沾上了余温。

“咣当——”

长剑脱手,重重落地。

从此,耿裕的父亲得以心安,秦家军再不复往日荣光。

可他高兴不起来。

温先生双手交叠在身前,从门外缓缓而入,拱手行了一礼。

“敢问将军,如何善后。”

“你打得狠了。”耿裕默默良久,目光飘向角落里没了声息的范老将军,淡淡道。

“是,微臣知错。”未收到耿裕的允准,温先生便躬身不起,借着袍袖的遮掩确认了秦苍的死亡,方道,“将军太过心善,微臣,只是为了将军能无后顾之忧。”

“他们若活着,秦老将军不会自尽。”温先生拔高了声调,故意让外头之人听见,“正因如此,微臣才下了重手。”

“你这是害我违背王令,陷入天下人唾骂之地!”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将军!”温先生跪倒在地,“王殿留秦家性命,是为堵天下人悠悠之口!如今,王殿心头大患由将军亲手除去,骂名由将军担,王殿纵然面上不喜,可心下,必然是感念将军的!将军为臣子,事事为王殿!微臣为家臣,事事为将军啊!”

耿裕凝望着秦苍的尸首良久,直至他身下大片的血液近乎干涸,才沉沉闭上了眼。

“以军中至高之礼,由你亲自,送到秦家军去。”

“将军……”

“你犯下的错,由你来面见秦家……遗孤。”

两名狱卒十分有眼力见地上前打开了牢门,诱发了不小的一阵轻风。浓郁的血腥臭气扑面而来,温先生分明是个文人,却恍若未闻般跪伏在地,只字不发。

“派人,收拾干净,穿好秦家军甲,再送回去。”耿裕狠狠睨了温先生一眼,“临行前,本将会亲自检验,若有遗漏,你便不必在本将身边了。记好,你是本将的家臣,不是王殿的。”

“你没有和楚恒打过交道,不知此人手段之阴狠。我虽不知你这般行策是受谁的启发,念你劳心劳力多年,我耿裕信你的衷心。”他遣退了两名狱卒,道,“他放了秦苍来,自知道秦苍八成会死在此处,我若不将尸首送回,他便会借此激怒秦家军,我梁国占不到一丝好处不说,甚至连失几座城池亦可。”

耿裕眸色半垂,俯视着跪在他身前的柔弱书生。

“他一早就知道真相,一个尸骨无存的秦小将军,再加上秦苍,你当天下人如何作想?三国王君如何作想?林后欲秦苍战死,楚恒顺水推舟逼我入不仁不义之路,我若不顺他的路走,便过不去王君这一关,引朝野生疑;走了,便永生永世被世人诟病……秦将军是个不可多得的军事奇才,数年戍守倒马关寸步未退,单这一点,我必护他的尸首完全。”

温先生入内的一刹,耿裕便立即反应了过来,无论秦苍是否死在他这里,他都逃不过楚恒的算计。楚恒深知秦苍的性子,便将两条路明晃晃地摆在耿裕面前,由着他选。

一条,是遵从王令,不杀秦苍。由着放虎归山,为梁国留下后患,招致满朝文武怀疑;一条,是明了梁王隐意,由他代承污名,被世人诟病。

无论哪一条,他耿家的武将之路,都不会长久。

以楚恒心计,断不会做无把握之事。耿裕大可将秦家众人压下慢慢审问,可温先生的变故显然亦在他掌控之内,分毫不差。

这一招,又以离间计佐之。

好一个楚恒。

可,他为秦苍准备的退路,究竟在哪?

……

这一夜,过的煎熬而漫长,但于历史长河而言,不过是微末尘埃。

长空簌簌,滴下的暖风汇入人海,铺排成一片齐整的军帐。今日不当轮值,秦典墨只拉紧了腰带,一身玄衣便装,撩开帘帐步入晨光。

少年腰间,还挂着一枚小小的圆玉佩,异常珍视般,寸步不肯离。

“朝阳初升……大将军安泰。”

温和平淡的语调,有如昆山玉碎,亭亭立在他面前。少年一抬眸,望进她那双如水的眼瞳,似隐隐笼了一层水意,瞧不真切。

秦典墨愣了愣神,下意识地抬起手抚平了衣领,扶正了剑柄,木木开口回道。

“同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