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5章 步入县衙

白渝澜瞬间想到一句话,“衙门八字开,有理无钱莫进来。” 心里有些微妙,又看了看衙门左边的“鼓”,白渝澜定了定神入了县衙,这时锣鼓声止,众人随他入衙。

白渝澜行于甬道【县衙大门至仪门到大堂的中心走道】中间,到仪门前止,向右转身来到祭司门,众人止步于原地等候。

白渝澜在衙役的带领下,逐一到衙神庙、土地祠、狱神庙各行一拜礼,礼毕回到仪门前,进入仪门到县衙的第二进庭院。

衙署第二重门通称仪门。取“有仪可象”之意。是主事官员迎送宾客的地方。平常是不开的,人们出入府衙,走的是东侧便门,即府衙仪门之东配房;

府衙仪门之西侧还有一座配房,即“鬼门”。鬼门则与仪门东配房都是如仪门一样,三间五架,只是高度略有下降。

进入仪门,东西便门两侧与府衙六房(吏、户、礼、兵、刑、工六房)构成廊道 相通,并与府衙大堂相接,混然一体。

如果说大堂是整座衙署的中心建筑,仪门则是大堂之门户,作为封建礼仪王朝的衙署仪门,其暗示作用是不言而喻的。

六房中间的廊道中有一座戒石坊,石坊坊门和坊柱正反面皆刻着劝诫,因而称“戒石”。

戒石坊横题写有“公生明、威生廉”,两侧石柱上刻着“大其牖【yǒu】,日光入;公其心,万善出。以提醒为政者广开言路,办事公正。

白渝澜心中轻叹一口气,闷闷的,感觉这戒石坊当真讽刺味十足,哪怕有些官员日日夜夜看也制止不了他们心脏的腐烂。

过了戒石坊、踏上月台台阶到大堂门前,在大堂的正上方悬挂着“富饶县正堂”行楷金字匾额,堂前黑漆廊柱上有抱柱金联:“欺人如欺天毋自欺也;负民即负国何忍负之。”

有人捧朝服而立,白渝澜被引至一侧的房间,有婢女上前来为他脱官服换朝服。

后在月台摆置的香案前行五拜三叩首礼,礼毕后又入大堂一侧房间更换公服。

官服,【重大节日或祭祀时所穿】

朝服,【一般节日或祭祀时所穿】

公服,【审案办案,工作时所穿】

其余时间皆穿便服,【自己的衣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