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9章 拿文书取铜印

从礼部出来,左锦驾着马车带着白渝澜又来到史部。

同样的,左锦不能同进只能外等,白渝澜来到史部办事厅,史部左副问了姓名后找出白渝澜的上任文书。

“看一下可有误。” 左副把文书放在桌边。

白渝澜仔细的看了看,这个不能不谨慎,万一有一点错误,上任都不会成功,会被打回来重新证明身份,再办理文书。

只是打回来的人官路已经到头了,因为审核马虎不适当官,会被当一辈子的杂事,无官职。

白渝澜一个字一个字的看过去,里面记录了他的名字贯籍,口音,样貌,等,特别详细,因为是为了防止有山匪杀人顶替。

确认无误后,把文书还有随同册(刚刚礼部记录的随同人资料)一同上交。

左副再抄录一份随同册,按上史部官印,最后白渝澜还要在上任文书画押,无需签字,一会还要回礼部印私章。

礼部的随同册被史部收录,白渝澜需要带史部抄录的随同册去郡城核实身份,这是为了避免礼部和史部有人动手脚。

等拿到上任文书和史部官印随同册,白渝澜出了史部又来到礼部。

原来古代办事就已经那么繁琐了,白渝澜感慨华夏的传承。

到了礼部,交上史部官印随同册和上任文书,礼部给双证各盖上礼部官印,最后才把白渝澜的私印给他。

私印是用黄铜做的,不是玉,玉的私印只能办私事不能办官事。

就是铜印是官印,自己雕刻的印(不论材质)皆为私印,官印的右下有“官”这个字做记号,以便区分官、私。

白渝澜的铜印就是四个大字“白渝澜官”。

白渝澜亲手把官印(以后称铜印,因为去了富饶县还有个县印,那个才是真的官印。)印到随同册和文书上,记录员检查无误后,才让白渝澜把东西带走。

这时候才是真的结束了,只是今天不能出发,因为明日一早兵部会安排一些骑兵随他们出发。

一来是保护他们的安全,二来是监督知州和知府有没有串通一气让人冒名顶替,三来也是去查看一下地方上的治安与民生。

他们把白渝澜送到,亲眼目睹他上任后还要返还回京报备,所以骑兵里的领头最低也是个三等护卫(从五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