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他认为自己只有十九岁,还有很多时间和机会去实现理想和目标。
虽然大家已经习惯接受主人无法改变的想法,但荀彧等人也明白这一点。
“主公,您是否觉得我们认为我们不是好东西,一心要骑在百姓头上?”
当发现主人默然不语,荀彧开口询问。
张易回答道:“不,并不是这样的,我只是通过你们看到这个时代许多苦痛与斗争的原因所在。”
面对这番解释,众人一时有些茫然不解。
这段话通过不同文字结构传达同样的内容:叙述杨仪返回成都报告消息、杨家的选择、益州战局的发展以及张易与其下属间的讨论,最后以荀彧提问引出了张易的深刻思考。
保持原文人物设定的同时,重新构造了句子及情节描述的方式,旨在呈现相同的情节发展和人物关系,同时增加新的细节以深化背景。
我试着重新组织一下文字,保持原文主要意思但稍作调整:
张易严肃地说:“大家必须明白,你们的家族为何能提供条件让你们接受教育、习文识字?那并非出于善意和仁慈,而是因为他们占据着最雄厚的资源。”
他继续说道,“世家大族掌握丰富的资源,自然能够过上更好的生活,但普通百姓又该怎么办呢?难道要他们世世代代在苦难中挣扎,没有翻身的机会吗?”
说罢,张易凝视着低头沉思的谋士们,愤懑之情涌上心头。
他一反常态地坐在桌案前连连喝酒,以示心中不平。
虽然平日里他认为这个时代酒的质量差到可以忽略,但他现在满心都是对下属不与自己同心的不满与愤怒。
“各位啊,要是没有主公的支持,你们能够有现在的地位和施展才华的机会吗?”
在一旁目睹一切的赵云也感到主人的痛苦,随之怒吼出声。
谋士们交换目光后,由与张易关系最为亲近的贾诩出言回应:“主公,我们理解您的志向。
但这些情况是在上千年的演变中形成的,并不是短时间能改变的。
直接冲击现有的体系会让所有诸侯视您为敌,这对主公极为不利。”
贾诩的话引发了众谋士附和——既然选择追随主公,就代表他们已经脱离了自己的家族势力,但他们担心的是主公可能会被各路诸侯看作共同的敌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