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写到农田水利方面时,他坚持“人力足以改造自然”的主张,极力称颂“史起引漳水灌邺、李冰凿离堆通三江,秦开郑国,汉作白沟”,主张“崇堤防以御水害”。
这实际上就是与传统思想,即荀况的《天论》一脉相承的反天命观点。
崔寔还是一个辩证唯物主义者。
在述正月“陈根可拔”时,他自注“此京师洛阳地区之法,其冀州远郡各以其寒暑早晏,不拘于此”m.
述二月种植禾,三月种粳稻,四月种大小豆,自注均提到“美田欲稀,薄田欲调”。
就是说,对农事操作,要随时、随地、随实际情况灵活掌握。
有趣的是,以农为本,商业起家崔寔在其另一代表作《政论》中,却是这么说:“农桑勤而利薄,工商逸而入厚”。
“一谷不登,则饥馁流死”。
“国以民为根,民以谷为命,命尽则根拔,根拔则本颠,此最国家之毒忧……”
可见崔寔有着根深蒂固的农本思想。
崔寔在为母守孝期满升任尚书的这一年,不可避免地惹上了党祸官司,免归乡里。
灵帝建宁三年,患病身亡。
而这么一个出身贵族、官居尚书,有着丰富生产经营经验的农学家,死时却家徒四壁,连棺木都买不起,幸有众好友相助,才得以安葬。
......
未完待续
求推荐求订阅求收藏。
新人新书,求支持。
第031章预告废凉、废西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