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完早饭,大黄出去玩,王小暖在家把黄豆做成豆腐。

做豆腐需要的石膏没找到,替代品醋也没有。用一个竹篮装了大量的盐,挂在山洞口,让盐接受空气湿度的自然影响浸湿。

盐在潮湿环境中会自然受潮而慢慢融化,在竹篮下方摆上一个小罐子,接住上方流下来的盐水,这就是卤水了。

为了吃一次豆腐得提前好多天开始做卤水,卤水能够使蛋白质溶液凝结成凝胶状。

把泡好的黄豆放进研磨钵中捣碎研磨成细腻的豆浆糊。

为了研磨各种食材,专门做了一个研钵,大概三十厘米高,二十厘米宽的加厚陶罐。内壁刻出粗糙的痕迹,上面的盖子中间有个洞,用来穿过研磨的杵子。

研钵上方的盖子可以让水和面粉不溅到外边,把盖子拿掉就可以打糍粑,多种用途。

磨好的豆浆糊用麻布过滤出豆渣,第一次磨得豆渣还有些粗,再放进去加六倍的水研磨一遍过滤出豆渣。

过滤出来的豆渣可以做成豆渣饼,但是味道不怎么样,现在也不缺粮食,拿去喂鸡了。

过滤后的生豆浆放进锅里大火烧开,烧开的过程中要经常搅拌。因为豆浆非常容易糊底,顺便把浮沫捞出来。

煮开的豆浆已经可以喝了,舀一大碗出来,喝一口醇厚浓香,可以加点蜂蜜增加甜味。

豆浆煮开后把明火撤掉,让豆浆稍微冷却,但是温度不要太低。豆浆冷却过程中可以把上层凝结出来的豆皮挑出来晾干。

把盐卤水绕着圈的慢慢倒进豆浆中,边倒边慢慢搅匀豆浆。力度不能太大,容易把凝结的豆浆搅散。

等出现黄豆粒大小的絮状物的时候就停止卤水,这种状态下做出来的就是嫩豆腐。

要是想吃老豆腐可以再多倒一点卤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