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7章 层层扒皮

冰之官阶 域外飞雪 2333 字 8天前

询问省里的招标办,支支吾吾都有难言之隐。既然你们不愿意说,苏誉可不惯着他们。于是写了一份情况汇报,直接送给了褚书记和崔省长。并言明,要么我们自己重新招标,要么让省里另请高明。

褚淮州和崔正平拿到苏誉的汇报材料,下巴差一点没惊掉。他们知道工程招标水份大利润高,但真没想到,吃过水面的竟然有这么多人,不但没开工就拿走了一半的工程款,而且还能保质保量的完成工程。也就是说工程的百分之七十都是利润,能用到工程建设上的不足三成。

崔省长对铜山开发区项目的重视程度非同一般,他不仅期望苏誉能够塑造出中国首家环保节能精细化工行业的典范,更肩负着引领发改委和黑水省老旧企业改造方向的重任。倘若由省里主导的招标出现问题,不仅会给铜山开发区带来灾难,还会让发改委失望,扰乱黑水省的整体部署,无论于公于私,都将是一场失败。

接到苏誉汇报的第二天,省长崔正平就下到铜山开发区。他走访了几个中标单位的工地,听取了中标单位的汇报和分包公司的倾诉,最后又和劳务人员做了谈话。

情况和苏誉汇报的基本一致,当即拍板废除了省招标办的招标结果,并把重新招标权交给铜山开发区。

几天后,黑水省建设厅厅长,副厅长,招标办主任,副主任,都被停职调查。黑水省也展开了一场工程资格大清查行动。

一周后,铜山开发区成立了十二个工程管理委员会,工程人员都是从全国各地聘请的离退休工程技术人员,每个工程管理委直接对接几个劳务分包施工队,所有的工程机械,全部由开发区统一从建筑设备厂租赁,雇佣专业人员操作。而且,开发区对所有的务工人员,都做了岗前培训,并都买了保险。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其实,所有的人才全在劳动群体里,劳务人员及,不但有木工,钢筋工,泥瓦工。焊工,机械工都不缺,只要有设备,这群人都是全能人才。

半个月过去了,园区的工程建设如火如荼的全面铺开,务工人员超过了十万,每个工区井井有条。

这一天,褚书记下来检查了工作,对开发区管委会领导班子提出了表扬,并对工管委的高效管理方式提出了肯定。

……

这一天,苏誉接到呼兰县县委书记李希尧的电话,谈到了胡杨镇路面上油的事。

正好,张丽也说过高速公路去石料厂谈供料的情况,这都需要苏誉出面。

苏誉向李济源和唐玉山做了交代,就驾车去了县委。

今天,李希尧推掉了所有事,在办公室专门等苏誉,因为能把胡杨镇到县城的砂石路变成油路,这也是一项不小的工程,而且还是免费的。至于如何免费,谁出这个钱,李希尧也不关心,因为这是苏誉拍了胸脯的。

苏誉进门,见李希尧连茶都泡好了,坐在沙发上悠闲地抽烟。请苏誉坐下,又给苏誉发了一支云烟。

苏誉点上火,吸了一口,笑呵呵问道:“李书记,您这支烟不好抽,最少也值一百万吧?”

李希尧和苏誉混熟了,关系又非常融洽,说话也不客气。

呵呵一笑道:“我的烟值多少钱我不知道,可你的名声少说也值个百八十万吧,胡杨镇老百姓还眼巴巴的盼着柏油马路呢。你就说怎么操作吧,需要县里和镇里如何配合?”

苏誉路上要想好了,他很忙,也没时间绕弯子,直接说道:“不用县里和镇里配合,借县里一点权利就行了。所有关于高速公路的事,县里和镇里一律不准接洽会谈,这些事务全部推到我头上,我来和他们谈,县里和镇里就等着验收公路吧。”

李希尧还怕苏誉不认账了,毕竟苏誉现在是开发区的掌门人。工作忙不说,做事还是两层皮。没想到苏誉这么爽快,李书记顿时眉开眼笑。

“这样最好,高速路指挥部找过我几次,我不知如何答复,索性就借口推脱了。正好开发区新成立,胡杨镇也有几个村划到开发区,反正他们不知道这里的道道,县里索性把这事全部推给开发区,让他们想你谈,你看这样行吗?”

苏誉心里一阵苦笑,原来他不知道工程的利润也就罢了,如今知道了这里面的道道,还能便宜了他们。

想到这里,苏誉呵呵一笑道:“李书记,这样最好,那就让他们来找我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