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竟当初正经分给林和尚的只是两亩薄田,另外的田地只是让他无偿代种。
小主,
如今石榴林方圆足有六亩之多,树密花稠、年年丰收,村里早有人眼红了。
林和尚本不是林家湾的人,他在世的时候,为人和善,年年给乡邻们送石榴,大家不好说什么,如今他既死了,这么大一块田也该收回来,给大家重新分配了。
对此,阮小玉自然是不同意的。
要知道,这石榴林是她的命根子。
若不是这片石榴林,她怎会嫁给一事无成、身虚体弱的林成静?又怎能养活四个女儿,盖起村里第一栋平房?
再者,石榴林这块三角田原本地贫田瘠,人人嫌弃,是她公公林和尚不停开荒拓地,封土施肥,才把这地养的肥壮,有了今日规模。
这十里八乡,素来有个不成文的规矩——谁开荒,谁使用,怎么到她这里就要收回去了?世上哪有这么便宜的事。
阮小玉不退不让,乡邻们不依不饶,这让老村长十分为难。
今日因傻子下葬,又闹了这么一出,老村长知道,这事该有个说法了。
好在眼下正值再次分田到户,这两日政策已经下来,林家湾的田地也该大动一番了。
老村长心里有了主意,这才找到正和埂口看洪水的林石榴,让她去叫阮小玉到家商议。
——
依着老村长的意思,趁着此番分田的机会,除了按户头另给她家分田地,这块三角田连带附近开荒的石榴林也全数分给她家。
只是依照政策,这石榴林算是开荒林地,属村集体所有,阮小玉需要补办承包证,还要出适当的承包费。
阮小玉一听,立马不乐意了。
她觉得自己吃亏了,原本就是自家的林地,凭什么要出承包费?
老村长无奈的劝着,所谓承包费并没有几个钱,主要是为了堵住乡邻的嘴。
再不济,阮小玉就效仿林和尚在世的时候,每年中秋给乡邻们送些石榴也就是了。
阮小玉还想反驳,石榴在一旁拉了拉母亲。
在她看来,石榴林的归属向来说不清楚,与其为了这片林子年年闹腾,不如白纸黑字的承包下来,以后合法合规,名正言顺,谁也不能拿这说事了。
再者,村长已经偷偷告诉她了,此番分地三十年不变,万一错过这个机会,那才是亏大了。
阮小玉一听,也是这个理儿,只要她把石榴林承包下来,这次重新分地就必须有她家的份儿。
老村长一口应承下来,石榴林的事情总算说定了。
就在这时,老三林彩衣着急忙慌的跑来叫母亲回家接电话——老二林彩霞出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