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三 汪士秀、商三官、于江

汪士秀

汪士秀是庐州人,为人刚直勇敢,力气很大,能轻易举起石舂。他和父亲都擅长踢蹴鞠。父亲四十多岁的时候,路过钱塘江,不幸溺水身亡。过了八九年,汪士秀因为有事前往湖南,夜晚在洞庭湖边停泊船只。

此时,一轮明月从东方缓缓升起,澄澈的江水宛如一条洁白的丝带。汪士秀正眺望欣赏着这美丽的月色,忽然看到有五个人从湖中冒了出来。他们带着一张大席子,在水面上平铺开来,席子的面积差不多有半亩大。接着,他们纷纷摆上酒菜,酒具和餐具相互碰撞,发出声响,然而那声音温和厚重,不像是陶瓷或瓦片的声音。

过了一会儿,三个人在席子上坐下,另外两个人在一旁侍奉饮酒。坐着的人当中,一个穿着黄色衣服,两个穿着白色衣服,他们头上都戴着黑色的头巾,头巾高高耸起,一直垂到肩膀和后背,样式极其奇特古朴。只是月色有些朦胧,看不太清楚他们的模样。侍奉的人都穿着褐色的衣服,其中一个看起来像个童子,另一个则像个老人。

只听见穿黄衣服的人说:“今晚月色如此美好,正适合畅快饮酒。”穿白衣服的人回应道:“今晚这景色,很像当年广利王在梨花岛设宴时的情景。”三个人互相劝酒,尽情地饮酒作乐。只是他们说话声音比较小,稍微远一点就听不见了。船上的人都悄悄躲藏起来,大气都不敢出。

汪士秀仔细观察那两个侍奉的人,发现那个老人和自己的父亲非常相像,但听他说话的声音,又不像是父亲。二更天快要过去的时候,忽然有一个人说:“趁着这明亮的月色,我们踢会儿球来取乐吧。”只见那个童子从水中汲水,拿出一个圆球,圆球很大,差不多有一抱那么粗,里面好像装满了水银,通体透亮,里外都能看得清清楚楚。

坐着的人都站了起来。穿黄衣服的人招呼那个老人一起踢球,球被踢起一丈多高,球身散发的光芒摇晃闪烁,刺得人眼睛发疼。不一会儿,球突然高高飞起,远远地落在了汪士秀的船上。汪士秀看到这一幕,踢球的兴致被勾起,忍不住使出浑身力气一脚踢去,感觉这个球异常轻软。他这一脚踢得太猛,好像把球踢破了,球腾空而起,有一丈多高,球里面有光漏出,像彩虹一样向下射来,发出“蚩蚩”的声音,快速地落了下去,又好像划过天空的彗星,直直地投入水中,激起滚滚的水泡,随后就消失了。

席子上的人都非常生气,说道:“哪里来的凡人,竟敢破坏我们的兴致!”那个老人笑着说:“踢得不错,这招就像我家的流星拐。”穿白衣服的人怪他在这个时候还开玩笑,生气地说:“大家正烦着呢,你这个老东西还在这儿寻开心?赶紧和小乌皮一起把那个狂妄的小子抓过来,不然,有你吃不了兜着走!”

汪士秀心想自己无处可逃,不过他也并不畏惧,握着刀站在船中。很快,就看到那个童子和老人拿着兵器走了过来。汪士秀定睛一看,那个老人真的是自己的父亲,他急忙大声呼喊:“父亲!儿子在这儿。”老人大吃一惊,父子俩相互对视,都感到无比凄凉悲伤。那个童子见状,立刻转身跑开了。

老人说:“孩子,你赶紧找地方躲起来,不然我们都得死。”话还没说完,那三个人忽然已经登上了船。他们脸色漆黑,眼睛比石榴还大,一把抓住老人就往外拖。汪士秀奋力和他们争夺,摇晃中船缆都断了。汪士秀用刀砍断了穿黄衣服的人的手臂,那个人才逃走。一个穿白衣服的人向汪士秀扑来,汪士秀一刀砍下了他的脑袋,脑袋落入水中,发出声响,随后他们都沉入了水中。

汪士秀正打算趁着夜色划船离开,转眼间,就看见一个巨大的鸟嘴从水面探了出来,那鸟嘴深不见底,像一口深井,四周的湖水都向那里奔涌而去,发出砰砰的声音。不一会儿,鸟嘴猛地喷出一股水柱,那水柱激起的浪花几乎要碰到天上的星星,无数船只在湖面上剧烈摇晃。湖边的人都惊恐万分。

汪士秀的船上有两块石鼓,每块都重达百斤。他举起一块石鼓扔了出去,石鼓落入水中,激起的水花如雷鸣般作响,浪花渐渐平息。他又扔出另一块石鼓,风波这才完全平息。汪士秀怀疑父亲是鬼魂,父亲说:“我其实并没有死。当时溺水的有十九个人,他们都被妖物吃掉了,我因为会踢蹴鞠才得以保全性命。这些妖物得罪了钱塘君,所以才逃到洞庭湖来躲避。那三个人是鱼精,我们刚才踢的球其实是鱼泡。”

父子俩重逢,满心欢喜,半夜时分,他们划着船离开了。天亮后,汪士秀看到船中有一片鱼翅,直径有四五尺左右,这才明白这是昨晚砍断的鱼精的手臂。

商三官

在过去的诸葛城,有个叫商士禹的人,他是个读书人。因为醉酒后开玩笑冒犯了当地的豪绅,那豪绅便唆使自家奴仆对他一顿乱捶,被抬回家后就死了。商士禹有两个儿子,大儿子叫商臣,小儿子叫商礼。还有一个女儿叫商三官,年方十六岁,原本出嫁的日子都定好了,却因为父亲的缘故未能成行。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商臣和商礼两兄弟到官府告状,过了一年都没有结果。商三官的未婚夫家派人来探望她的母亲,并请求根据实际情况,先把婚事办了,母亲准备答应下来。商三官进言说:“哪有父亲的尸体还未寒,就举行喜事的道理?他们难道没有父母吗?”未婚夫家听到这话,感到很惭愧,就不再提这件事了。

没过多久,商氏兄弟的官司还是没能得到公正的判决,他们含冤而归,全家人都悲愤不已。兄弟俩商量着把父亲的尸体先留着,以此作为再次打官司的依据。商三官说:“人被杀害了却得不到公正的处理,如今的世道也就可想而知了。难道上天会专门为你们兄弟俩生出一个阎罗王一样的包拯来主持公道吗?让父亲的尸骨暴露在外,你们怎么忍心呢!”两个哥哥觉得她说得在理,于是就把父亲安葬了。

安葬完父亲后,一天夜里,商三官悄悄离家出走了,谁也不知道她去了哪里。母亲又羞愧又懊恼,生怕未婚夫家知道这件事,也不敢告诉同宗和亲友,只是嘱咐两个儿子暗中去寻找。

差不多过了半年,一点消息都没有。恰逢那豪绅过生日,招来戏班唱戏。戏班艺人孙淳带着两个徒弟去应差。其中一个徒弟叫王成,容貌平平,但嗓音清亮,唱词清晰,大家都很赞赏他。另一个徒弟叫李玉,容貌秀丽得如同漂亮女子,有人叫他唱歌,他推辞说不熟悉,众人强行要求,他所唱的曲子一半都是些男女之间的民间歌谣,满座宾客都为他鼓掌。孙淳觉得非常羞愧,向主人解释说:“这孩子学艺时间不长,只懂得给大家斟酒。希望您不要怪罪。”于是就命他去斟酒。

李玉在席间来回侍奉,善于观察主人的心意,豪绅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