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三 老饕 、连城 、霍生

绣到鸳鸯时,情思欲断,

悄悄停下针线,双眉微微皱起。

乔生还夸赞刺绣的精巧技艺:

绣线穿梭,如同写生般逼真,

画幅中的花鸟,仿佛自然天成。

当年苏蕙织锦,也并非高超技艺,

幸好凭借回文诗,感动了圣明君主。

连城看到诗后十分欢喜,对父亲称赞有加。但父亲嫌弃乔生贫穷。可连城逢人便夸赞乔生,还派老妇人假托父亲的命令,送钱给乔生补贴读书用度。乔生感叹道:“连城真是我的知己啊!”从此,他满心思念,就像饥饿的人渴望食物一样。

没过多久,连城被许配给了盐商的儿子王化成,乔生这才彻底绝望,但即便如此,他在梦中依旧对连城念念不忘。

不久后,连城得了痨病,病情严重,卧床不起。有个西域来的头陀自称能治好她,但需要一钱男子胸口的肉,捣碎后与药屑混合。史孝廉派人到王家告知女婿,王化成笑着说:“这老糊涂,还想让我剜心头肉啊!”使者回去后,史孝廉便对众人说:“有愿意割肉的,我就把女儿嫁给他!”乔生听闻后立刻前往,亲自拿出利刃,割下自己胸口的肉交给僧人。鲜血染红了他的衣裤,僧人敷上药才止住血。头陀把药配成三丸,连城三天服完,病竟完全好了。

史孝廉想要履行承诺,先告知了王化成,王化成大怒,扬言要去官府告状。史孝廉只好设下宴席邀请乔生,把千两黄金摆在桌上,说:“我深感您的大恩大德,希望用这些来报答您。”接着详细说明了自己违背诺言的缘由。乔生生气地说:“我之所以不吝惜胸口的肉,只是为了报答知己,难道我是卖肉的吗?”说完便拂袖而去。

连城听说此事后,心里十分不忍,托老妇人去安慰乔生,并且说:“凭他的才华,不会长久落魄。天下何愁没有佳人?我梦到不祥之兆,三年之内必死,不必为了我这个将死之人与人相争。”乔生对老妇人说:“‘士为知己者死’,不是因为美色。我只怕连城未必真正了解我,只要她能真正懂我,不能结为夫妻又有什么关系呢?”老妇人替连城表明真心。乔生说:“如果真是这样,下次相逢时,她能为我笑一笑,我死也无憾了!”老妇人离开后,过了几天,乔生偶然外出,遇到连城从叔叔家回来,便偷偷看她。连城也转过眼来看他,嘴角上扬,露出甜美的笑容。乔生十分高兴,说:“连城真是懂我的人!”

恰逢王家来商议婚期,连城之前的病症又发作了,几个月后便去世了。乔生前往吊唁,悲痛过度,竟昏死过去。史孝廉让人把他抬回了家。

乔生知道自己已经死了,却没有什么悲伤的情绪。他走出村子,心里还盼着能再见连城一面。远远望去,只见一条贯通南北的道路上,行人如蚂蚁般络绎不绝,于是他也混在人群当中。

不一会儿,乔生走进了一座官署,正好遇到顾生。顾生惊讶地问道:“你怎么会到这儿来?”说着就拉着他的手,要送他回去。乔生长叹一声,说:“我的心事还远远没有了结。”顾生说:“我在这里掌管文书,颇受上司信任。要是有我能帮忙的地方,我一定不遗余力。”乔生询问连城的下落,顾生立刻带着他在官署里转了好多地方,终于看到连城和一位白衣女郎,正坐在走廊的角落里,眼含泪水,眉头紧蹙,神色哀伤。

连城看到乔生来了,猛地站起身,脸上似乎露出欣喜的神情,简单问了他怎么会来这里。乔生说:“你死了,我怎么敢独自活下去!”连城哭着说:“像王化成这样忘恩负义的人,你还不唾弃他,却为我殉情,这是为什么呢?可我今生已经不能许配给你了,只愿来世再与你结为夫妻。”乔生对顾生说:“要是有别的事,你就先去忙,我甘愿死去,不想再活了。只是麻烦你帮我查一查连城会托生到什么地方,我要和她一起去。”顾生答应后就离开了。

白衣女郎询问乔生是什么人,连城便详细地向她讲述了乔生的事情。女郎听后,似乎悲痛不已。连城告诉乔生:“这位姑娘和我同姓,小名叫宾娘,是长沙史太守的女儿。我们一路同行来到这里,便彼此怜惜亲近起来。”乔生看向宾娘,只见她神态楚楚可怜。他刚想仔细询问,顾生就回来了。顾生向乔生祝贺道:“我已经为你安排妥当,马上就让连城姑娘跟你一起还魂,好不好?”两人听了都十分欣喜。

就在他们即将拜别之时,宾娘突然大哭起来,说道:“姐姐走了,我该回到哪里去呢?求求你们可怜可怜我救救我,我愿意给姐姐做丫鬟伺候她。”连城满脸哀伤,也想不出什么办法,便转头向乔生求助,乔生又向顾生哀求。顾生面露难色,言辞坚决地表示此事不可行。乔生再三坚持,顾生才说:“那我就试着冒险办一下吧。”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