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此,穆念慈决定在汴梁城内大规模招募民兵,由武三通负责训练,逐步建立起一支可靠的城防力量。
穆念慈将丁公子的宅院改换门牌,直接改成了杨王府。丁小全对此没有任何异议,甚至还找来了他的好友杨镇,亲自题写了“杨王府”三个大字,挂在门楣之上。
杨镇虽是个纨绔子弟,但吟诗作对的学问倒也不差,一手宋体写得颇为工整。穆念慈对此颇为满意,便将杨镇的宅子设为公堂和仓库,所有的物资都堆放在这里。
在汴梁经济恢复之前,所有劳工和百姓的以工代赈物资,都将从这里发放。穆念慈将此事交给了丁小全和杨镇,让他们互相监督,确保物资发放的公平公正。
丁小全和杨镇对此自然是喜出望外。发放物资自古以来就是肥差,虽然穆念慈明确表示不能克扣,但耐不住有各种损耗。即便千中取一,也足够他们发家致富了。
然而,穆念慈的手段却让两人心生畏惧。仓库内的物资,无论当日发放了多少,第二天总能被及时补满。丁小全和杨镇从未见过大队的运输人马进城,穆念慈的这种神秘手段让他们感到不可思议。
“这杨王妃,莫非真的是神仙不成?” 丁小全和杨镇皆是,心中暗自嘀咕,对穆念慈的敬畏更深了一层。
汴梁城的重建工作正式开始后,穆念慈便决定亲自前往卫城视察。杨过曾特意交代过,忽必烈是计划中的关键人物,必须用好他。穆念慈深知,忽必烈的能力和野心都不容小觑,若能将他牢牢掌握在手中,未来的局势将更加稳固。
穆念慈轻盈一跃,站到了在杨王府的院中大树上,望着黄河彼岸的卫城,心中暗自思忖:“忽必烈那边,应该已经完成了一些基础的重建工作了吧。”
穆念慈找来李莫愁说道:“李姑娘,这汴梁城之中,我最信任你的能力,我和夫君打算近日前往卫城一趟,看看忽必烈那边的进展。汴梁这边,就交给你替我照看几天了。”
李莫愁点了点头,语气坚定:“放心吧,穆姑娘。汴梁这边的事,我会处理好的。”
因为杨康的修为不够,还习不了御剑飞行,这过黄河的任务,还是的交给沙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