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零五章

不过邓南治人虽没能回来,却托人给邓家捎了封信,信上说自己此次去京城参加会试并没有太大的把握,不过读书人能有一次进京赶考的机会,已经很幸运了,全当做是一次体验,自己一切都好,希望家里不要惦记。

还有一点就是兴许会有听闻他中举的消息,来家里恭贺道喜的,叮嘱邓家父母不要办酒,也不要收礼,一切等着他从京中返家后再做商议。

虽说邓南治叮嘱了不要大肆庆祝,可报喜的队伍上了门,邓家也属实是热闹了一番,连着好几日,都在忙着应对登门道喜的街坊亲朋,果真如邓南治所说,不少人是直接拿着礼上门的,全叫邓家爹娘以儿子不在,眼下不好庆祝,等人从京城回来再说为由推掉了。

为此邓家二媳妇陈氏很是不解,私下里还和褚秀秀嘀咕过几句,褚秀秀倒是隐约能猜到些邓南治的想法,不过自己也说不清楚,只是含糊应了几句。

正巧当日沈鹿竹也是备了薄礼,托褚秀秀送到了邓家,邓母顾忌长子的交代,自也是没收的,不仅如此还千叮咛万嘱咐,叫褚秀秀好生和褚家解释一二,待到长子回家,定请褚家上门吃酒。

沈鹿竹虽和邓南治接触不多,不过听了褚秀秀的说辞,倒是也能猜测上几分:“兴许是怕这中间出了什么岔子,像是咱们这般的亲戚朋友,或许是真的替他高兴才上门道贺送礼的,可还有些旁的,到底心里咋想的就不好说了,无论咋想的这都是人情,若是日后有人拿这事儿说嘴,或是求上门什么事儿,想也知道定是不好处理,索性还不如眼下就什么都不收,南浔这大兄倒是个聪明的。”

褚秀秀点点头:“大兄和大嫂夫妻俩,人确实都很好,大嫂对我也很是照顾。”

“既然相处得不错,她又对你照顾有加,南浔他大兄如今不在家,秀秀也要多关心些她才是。”

“我知道的堂嫂。”

邓家这边谨小慎微的同时,村里褚阿爷一家也晚一步得了消息,褚仁中举了,虽说是排在末尾,可好歹考了这么多年,终于是榜上有名了。

褚仁这次在府城参加完科举考试后,仍是觉得不理想,连成绩都没等着发布,人便直接回了村里,还是报喜的队伍上门,才知晓自己竟然出乎预料地考中了。

既然中了举,褚仁自然也是要进京参加会试的,不过出门前,褚家倒是大肆庆祝了一番,在村里连摆了三天的流水席,同村的,附近村里的,甚至还有些镇子上的富商乡绅,得了信儿的都赶去登门道喜。

虽说是末等,可不管咋样那也是附近几个村里唯一的举人不是,考上了举人那便算是半只叫迈进了官场,即使之后做不成官爷,朝廷对举人也是有很多优待的,打好关系,日后总有能用上的地方。

于是,打着道喜祝贺的旗号,连着好几日给褚家送礼的人,都快踏破了褚家的门槛。

这么多年科举不利,即使他是村里唯一的秀才,那也架不住旁人的指指点点,如今一朝中举,瞧着那些排着队给自己送礼道贺的人,褚仁觉得积压在自己心中的那口恶气,总算是出了出去。

这种感觉叫褚仁入迷,本该尽快进京赶考的他,参加了三日的流水席不说,还硬是拖着几乎见了所有来自家道贺的人,直到不能再拖,这才收拾行囊上路。

瞧见堆在自家屋里的那些贺礼,王氏和褚阿奶连着几日都笑得合不拢嘴,支持褚仁科举这么些年,总算是见到了回头钱,在村里彻彻底底扬眉吐气了一把,整日在村里四处闲逛,逢人就要说一说自家这个出息的儿孙,恨不得都要横着走路了。

唯一的遗憾就是褚义那两口子如今不怎么回村里了,不然定要叫他们好生知道知道。

不过即使没回到靠山村,小两口和褚三叔也还是从蒋全的口中知晓了此事,时隔多年,心中早已没了别的感觉,只当做是一个故人的消息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