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闽:“……”这药材比粮食还难弄呢。
不过,这平州的粮难买也不只仅仅针对罗闽一人。
原本在乐州地动发生之后,整个苏吴的粮价都上调了一番。
但也没有到一勺白米一两银地步。这完全是因为平州官员大肆采办粮食。
在知道这是隽王殿下勒令平州官员必须为乐州灾地献粮的时候。秉持着不赚白不赚的,集体将粮价上调到了一个令人发指的地步。
无事的时候官商勾结,有事的时候,当然是朝钱看了。
一场地动,各方嘴脸都显示的明明白白。粮商们的唯利是图,官吏们的漠不关心。
赵陵洲本意是想惩罚玩忽职守,对百姓生死视若无睹的官吏们。没想到反倒是害了平州百姓。
粮价调得如此厉害,官吏们买不到,更加买不到。
——
此时,平州的粮商们正坐在一起在感叹,这回是真的要发了。
不过也还是有人担心事后会被官府穿小鞋。毕竟民不与官斗可是亘古不变的真理。
“怕什么,这粮价上涨乃是局势所需,又不是咱们单一家涨。”
“到时候咱挑几位能主事的官员,把钱还回去,在仔细运作一番,只要短时间内粮价不掉,还不得赚疯了呀。”
就在他们畅想赚到盆满钵满的的时候,就听到各官吏撤单子了。
这些粮商们顿时心里一惊,连忙询问这是怎么回事。
结果是因为从南洲来了一个大粮商,知道平州官员在筹粮支援乐州。善心大爆发,不仅不涨粮价,还降价出。
为了验证事情的真伪,粮商们那是派人到处打听那位南洲大粮商的来历。
甚至还不惜派人装作是要给乐州捐粮的大善人,去和那位南洲来的粮商商量卖粮事宜。
“怎么样,买到了么?”问话的是几位粮商:“那人是真的手里有粮么。”
被他们派出去人的艰难的点点头:“买到了。用得还是以前粮价的七成。而且听闻,他手里着批粮卖给官吏完之后,就又从南洲调一批新粮过来卖给百姓。
百姓们听闻这个消息,都天天去人家粮铺蹲点。生怕自己买不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