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年笑道:“这次匡大人倒是说对了。墨鱼体内的墨汁,与烟墨不同,乍写毫无分别,天长日久,就变淡到无色。”
“怎么可能?”匡给事中不信,认为是余年无稽之谈。
余年拍一拍手,又有人搬出条案并文房四宝,她伸手执笔,饱蘸墨鱼墨汁,在纸上画了一只伸出头的乌龟,递与匡给事中。
“匡大人可以收好,待日后看看,这只龟是在,还是消失了?”
匡给事中手里捧着一只纸龟,脸色开始发青,其他大臣偷笑声听在他耳中刺耳极了。
她顿一顿,道:“民妇平日里细心观察,有些事别人看不到,民妇看到了。有些事别人看到想不到,民妇想到了。
还有一些事,别人看到,也想到,却做不到,而民妇能够做到。
因此,村中有好事者,给民妇个天女绰号。”
“胡说!”匡给事中紧紧绷着脸,“别人既然看到想到,为何做不到?”
余年微笑道:“匡大人,这便是第三个问题,民妇做些小生意,稳赚不赔,你可知其中诀窍?”
“哪里有稳赚不赔的生意!”
“有。”
她这一说,殿上所有的人都向她注目,谁不想知道做买卖稳赚的诀窍?
余年上前一步:“诚信为本,不改初心。能做到这两点,便是不大赚,也能聚拢人心,久而久之,必定是赚的。”
“这算什么诀窍,人人都知!”匡给事中一甩袖子,怒道。
“人人都知,未必人人都做得到!有些商家,做着做着,便要俭省原料,一个饼做得只有原先一半大,有些商家,说好了五文钱一斤好白米,舀米时却故意掺些陈米糙米。”
余年说的这话,虽是妇人操持家务的说话,买卖东西上都是同理,大臣们不少也经过被书画古玩商家欺骗的事,心有戚戚焉,不住点头。
匡给事中见人人都站在了她那边,不由得心中焦躁极了。
“你再问一个,我肯定知道!”
先前三个问题只是他措手不及,再问,他肯定能知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