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2章 过半年,斗花糕

余年点点头:“好,很好。”

说罢再不理他,自己去找知府夫人说玫瑰花的事。

那边正忙成一团,筛米粉,做米糕,余年见了,不好意思打扰,待想回去,阮夫人瞧见了急忙叫住她。

“余娘子,有件事儿求你帮忙!”

原来今日是六月六,东平府有风俗叫做过半年,这日里晒衣、晒书,夜间又不宵禁,大小娘子们都染了凤仙花指甲,出门数罗汉,讨个好口采。

至于阮夫人做糕却是个小圈子里的讲数,每到这日,知府、铜职、通判等一府为官的,夫人聚在一起斗花糕。

看起来比的是花糕,其实比的是谁家女眷手巧。

阮夫人在吃食上只懂堆材料,新巧上不足,因此次次铩羽而归,这会碰上了余年,连忙抓住,想叫她给出出主意。

别的不说,主意余年多的是。

余年瞧瞧案板上和旁边摘来的几大篓玫瑰花,笑道:“有了。”

她一边动手,一边道:“夫人你看,这玫瑰花瓣用糖腌了,略微揉搓出花汁,先铺一层米粉,再铺一层花酱,还可以在中间夹一层薄荷酱,清凉甘甜。”

“蒸出来以后,红白绿相间,极是清爽好看。”

阮夫人自己照着做了一遍,又叫阮氏姐妹也做一次,最后蒸出来,虽然各人手法不同,却各有各的意趣。

最有趣的是阮炎炎,她心气浮躁,铺粉时太薄,无意间将薄荷玫瑰混在了一起,蒸出的花糕反而绿肥红瘦,相映成趣。

余年见了笑道:“这个好看,要是再做仔细些,一层层铺出花样,就更新奇了。”

阮夫人立时便叫灶上的人细细做了,按余年说的,将黄米粉做茎,薄荷酱做叶,玫瑰酱当花,一层层细细铺了。

果然蒸出来切面红绿相间,成花枝小景模样,样子又好看,吃口又好。

她高兴得不得了,往年聚会总被那个熊夫人笑话,说什么自己是盐商家的,不懂风雅。

今年也该她扬眉吐气一回!

除了斗花糕,还要裹指甲。

阮夫人忙完了花糕,立刻叫人摘了凤仙花和明矾来,捣碎后敷在指甲上。

余年推辞不过,也同她们一起裹了,十个手指包着叶子,倒是什么都不方便做。

有一搭没一搭地闲聊,便说起阮夫人是如何与阮知府相识的来。

“……那时候啊,我们两家临着,我常听见他夏天在院子里头读书,啪啪拍蚊子,心里头觉得他可怜。便趁着他没在家的时候,往他院子里头扔了一把艾草,想把蚊子熏跑,别叮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