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里头可有要帮忙的?我们别的没有,一身力气在这。”
余年接过篮子,里面放了好大一块布,且染了浅棕色,正合适做两件夏衫。
见他们是真心赔罪,余年也不是不讲理的人,便都收了下来,而且家里确实有需要帮忙的地方。
村长要去码头接回来的船,陈铁柱的两个舅子还有王石头几个留下,帮余年家好好地修整一番房子。
不过一上午功夫,两间小破屋的屋顶修好,王石头还从家里拿了一大捆晒好的海草,说是保暖又不容易烂,给余年家屋顶厚厚地铺上。
余年也认识这种草,她早先上东海调研的时候,海边还有海草房特色民宿呢。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井也淘出来了,不过还得等过阵子,水涌出来清了才好用。
拾来一点没心结,跟着这帮子人跑上跑下,被他救了的那几个一口一个拾来哥。
听得余年又好气又好笑,男人间就是这么容易分出强弱,敢跟狼硬杠,在他们心里当然是大英雄了。
到的中午,余年把那两只拿来的野鸡杀了,拿酱炒了加上切成块的土豆炖上,满满一罐粟米大米参合的二米粥,再把铁锹洗干净,权当烤盘,烤了些个杂面鸡蛋葱油饼。
她做菜本来就好吃,王石头他们又干了一上午的活,坐下来吃啥都香。
吃得最香的还是她家拾来,平时对着儿子媳妇不用护食,这会子好几个一块吃的,脸上也不笑了,一边戒备地看着其他人,一边疯狂往嘴里塞油饼卷鸡肉。
余年哭笑不得,这顿招待饭倒是给了她灵感——
多亏她那爱好美食的老导师,余年跟着老师做研究,头一年别的没学会,什么样的螃蟹肥,黄鱼面怎么煮最香,鲍鱼海参怎么发,她学得忒地道了!
要是能开个做吃食的小铺子,加上手上的灵域能出产上等食材,余年肯定自己稳赚不赔。
想到这,余年便叫过王石头问了问,才知要在河津县里干买卖,也不简单,普通居民地方不许摆摊,正经卖吃食就得上东西坊市。
东坊市只有铺子房,要么租要么买,西坊市可以摆小摊,一日收个十文。
然后每个月还有商税。
倒是不多,三十取一,而且还是挣到四十两以上再收,可余年别说四十两,现在连四两四钱都没有,离交税的标准还远着呢。
听见钱字,余年便觉得牙酸,真是有钱不万能,没有钱万万不能。
罢了,她还是先卖些海货挣个启动资金吧。
在家休整两天,余年又和牛婶约着一起去赶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