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1章 御寒从运动开始

凶残,太凶残了!苏玄鹤浑身一个哆嗦,乖乖把周夫子布置给他的课业一五一十说了出来。

周夫子这学堂是私学,年龄从二十上下到苏玄鹤这般六七岁的都有——苏玄鹤算是年龄最小的那一拨了。

根据不同年龄不同进度,周夫子给每个人的课业也不同

比如像是十二三岁的就要开始学《四书》《五经》之类比较有难度的。

但是苏玄鹤这种刚刚开蒙,别说作诗,甚至认字都没有认全的小屁孩儿,课本都是类似《三字经》《千字文》这种语句短小精悍,简单易懂的内容,以认字为首要任务。

至于年岁再大一些诸如十六七岁的,甚至要学《史记》《战国策》之类,因为若是想要真的参加科考,还要学会策论。

当然,这对于才七岁的苏玄鹤来说太过于遥远,他现在最重要的是要把常用字认全,并且每天都要写大字。

随着天气愈发寒冷,在没有开火做饭的时候,苏雪雁和苏玄鹤也越来越在屋子里待不住了。

其实从第二次路面结冰,大家都不方便出门那一天开始,苏家已经是慢慢做了各种御寒的努力,比如说,把原本可以支起来的木格窗子用深色的细布条沾了浆糊住,只在每天天气最好最暖和的时候,比如正午和阳光充足的午后开会儿门通通风。

比如原本没有大门的灶房终于也按上了木板门——不然苏广福说每年等到进入大雪封山那种寒冷的天气之后,腌酸菜的水缸、放积水的水缸还有一些放其他液体食物、调味料的储存容器都容易因为天气太冷被涨破,之前浪费了好多容器和食材。

后来苏广福在灶房大门的门框位置按了门框和相应的榫卯,只是没有安装门板,放在院子后面的仓库里面,每年开春的时候收起来,冬天再安上,平时还能单独拿出来当隔板或者其他什么用途,主打一个灵活机动。

另外杨氏每晚又给苏玄鹤还有苏青鸾每人多加了一个临时的“汤婆子”——之所以说是“临时”,是因为这并非真正的汤婆子,而是用家里面闲置的瓦罐充当的汤婆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