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微笑道:“阿娘,您和阿爹且宽心,只不过是我做的一些小吃食得了些富贵人家的青眼,不是坏事。”
杨氏和苏广福却并没有因为女儿的手艺“得了贵人青眼”就兴高采烈,劝说苏青鸾要把握机会向上爬。
苏广福反而谨慎地建议道:“我和你娘没什么大本事,但是养活你们三个娃还是可以的。”苏广福说这话倒也不是吹牛,毕竟无论是他的木工活还是杨氏的女红,至少在这十里八乡可都是数一数二的。
老实木讷的汉子看着自己一向懂事的大女儿,眼中有着掩饰不住的担忧:“我和你娘不求咱们家有什么泼天富贵,只希望一家人平平安安。若是那些富贵人家为难你……那大不了咱这生意不做也罢。”
苏广福和杨氏虽然没有什么直接同大富大贵之人打交道的经验,但也明白,“宰相门前七品官”“阎王好过,小鬼难缠”的道理。
有的时候即便那些富贵人家的主人是个明事理的,碰上踩低拜高的看门狗,反而比那主人可恶千百倍。
苏青鸾心中划过暖流:她一直知道,这一世的爹娘从来都知道自己有些不同寻常之处,不过他们也从来不介意,也不曾让自己为他们谋求什么好处,只希望她同别的孩子一样快乐幸福就好。
就连同穿越以来遇到的很多花溪村和镇子上和居民,都是十分可爱的人。
就是因为这样的真诚相待,苏青鸾才想要在又一个恐怕要“路有冻死骨”的凛冬来临之前,用自己的力量为这些可爱的人做些什么。
所以苏青鸾只握住了阿爹和阿娘的手腕,笑道:“您二位就不要在这里瞎想了,不过是做生意,而且是吃食,我自然会小心的。”
说着,撒娇一般地摇了摇阿爹和阿娘的手臂。。
果然,对面的中年夫妇脸上露出了有些无奈的表情。
到最后,杨氏只反复嘱咐“万事小心”,让苏青鸾答应了,才算“放过”她。
不过虽然杨氏和苏广福对于谢家三番五次地来人有些惴惴不安,苏青鸾本人还是态度很乐观的。
当然,她也不是什么盲目乐观的二傻子,之所以心态比较平稳的最大原因,还是谢府——不过大概率是张妈和她代表的谢家老太太——对她的态度有着十分明显的转变。
上几次苏青鸾无论是去见谢子安,或者是张妈,都是不管她处于什么情况,被不由分说拎着就走的。
而这一次是唯一一次,对方在“征求她的意见”——虽然非得把形式变成“拜帖”这件事仍旧是槽多无口。
这样的转变很有可能是同苏青鸾手上那果子酱的制作方子有关。回想起之前同流月说的话,苏青鸾对于谢府为何对自己的态度有着如此明显改变有了一些猜想。
看来,她哪天对流月说的那些话很显然是起作用了——不如说是起作用过头了。
“不过具体到了何种程度,还是要见了面才知道。”这么咕哝着,苏青鸾心里打定了主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