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8章 忽悠瘸了

当然,这个“尝鲜”的人之前主要是家中自己人。不过既然要“扩大产业链”,那么“尝味道”这个环节雇佣特定的人来也不是不行——不过得是真正味觉灵敏的人才可以。

“正因为如此,每一款果子酱其实都是‘独一无二’的,需要趁着短暂的果子成熟期摘下来快速制成果酱。错过了这个时期,自然也就没有了。而制作‘四时’的那种果子酱的主要原料,已经在这段时间熟过头了。”

熟过头了的果子自然也是可以食用的,不过由于甜度过高,甚至有些已经自然脱落枝头,所以除非特别嗜甜的人,没办法在里面加入过多的糖分调味或者作为保鲜剂,受众自然不如还是酸甜程度的果子。

而现在正在成熟的却又是另外一种野果。

“若张妈想命民女制作新的果子酱,自然可以;但若是要制作‘四时’这一系列,怕是要等到明年夏末时节了。”

所以,若想要品尝“四时”同款,怕是要等上一年——苏青鸾话里话外都是这个意思。

苏青鸾这般推三阻四,难道真的做不出“四时”么?

怎么可能!刚才也说野果的成熟时间跨度很大,苏青鸾相信,只要自己细细寻找,自然能找到同将近一个月之前那种野果的成熟度一样的果子——毕竟相隔不过才十几二十几天,相同种类的果子在背阴处绝对能够找到。

不过,她并不打算找。

原因很简单,正所谓“物以稀为贵”。都城的富贵人家什么珍馐美味没有见过没有尝过?既然如此,那么越是稀有的食材,哪怕并不是那么美味,都会让他们为了显示身价而吹得天花乱坠。

比如上辈子,苏青鸾的师傅为了让她品尝正宗的各地美食,经常打飞的带着她去世界各地品尝美食——不仅仅是常见食材,连冷门食材也尝试了。

小主,

不得不说,有许多被吹得天花乱坠的,甚至牢底坐穿食材,比如什么象鼻、熊掌、猴脑之类,苏青鸾也在各种机缘巧合下尝试过。她的评价是——不如猪拱嘴猪蹄子猪脑花好吃。

师傅也曾经告诉过她:如果那些所谓的“野味”真的如此鲜美,早就会成为人们——尤其是民以食为天的炎黄子孙——的驯养对象,进而成为盘中餐。

比如小龙虾,螃蟹这种甲壳类动物,坦白说,它们吃起来十分麻烦,而且吃十斤恐怕五斤以上都得是壳。

这样麻烦又“不划算”的食材,仅仅是因为味道鲜美,仍旧有无数食客不厌其烦琢磨怎么吃它们——清蒸、蒜蓉、生腌……

所以如果那些“山珍海味”真的有那么美味,人类怎么可能不饲养呢?

还不是不够好吃!

但是因为足够稀有,甚至禁止食用,当自己能够把这些“食材”作为盘中餐端上桌,似乎也赢得了某种“特权”。

这也是为什么从古至今,有很多菜品明明难吃的要死,却总有人趋之若鹜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