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玩意能刷在炊饼上么?”席娘子半信半疑。

“热一下去腥便好了。”苏青鸾十分肯定。说完,她转身回自家摊位了。

“大丫,你去做什么了?快来帮忙把碗拿去后面洗了。”杨氏和丈夫忙成陀螺,见大女儿终于回来了,可算松了一口气。

苏青鸾收过一摞碗,神秘地眨眨眼:“送钱去了。”说罢哼着不成旋律的小曲儿,朝后身那口井便走去。

却说道路另外一侧,旁边的卖瓜老头有些好奇苏青鸾到底同席娘子说了什么,然而席娘子却没有答话。她正细细回忆苏青鸾对她交代这几句。

一般来说,对于一个十三四岁的小丫头的话,大多数人也是不会太放在心上的。但是席娘子直觉苏青鸾这话不能是框她,于是她决定按照苏青鸾的话试试看。

数日后。

杨氏一边给旁边递过来排号木牌的客人盛下水汤,一边捅了捅在旁边收账的丈夫:“我说当家的,你看对面炊饼西施家的生意,我看着是比之前好了很多。”

苏广福倒是没想那么多,扒拉着手里面的铜板,数着对数,于是放入下面的盒子里:“之前不是说咱们家的下水汤和对面的炊饼合着卖得更多吗?”

杨氏手上忙着,目光却盯着对面,过了一会儿摇摇头:“我看不太像,好像更多一些。”

有客人听到杨氏同自家丈夫的嘀嘀咕咕,笑着凑过来打趣道:“怎么?看着人家炊饼卖得好,想要改行了?”

杨氏笑道:“哪里就想改行?只是好奇罢了。若是一家火了就想改行,那我整日不用做别的只改行就好了。”

周围人一听,都乐起来了——这倒也是。小小的县城里摊贩很多,人流往来交织,每天都有生意火爆的,每天也都有做不下去黄摊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