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4章 暴富的江夏

现在天下的赋税制度很驳杂,甚至各州都有各州的办法,北方大地现在都是以曹操之后制定的户调征收制度为依据,田租亩四升,户出绢两匹,绵二斤。

相比于以前的赋税方式,老百姓的压力确实是减轻不少,但依旧沉重。

可对于那些豪门大族而言,这样的征收方式只是他们手指头缝里稍微一漏就能解决的事。

刘启可不想放过这些人,他下令直接按人头算。

把摊丁入亩换了个壳子,套在了这些豪门大户的身上,寻常百姓一家九、十口人已臻极限。

刘启稍微宽泛了一点,户口数以十二人为基础单位,超出的人口则需要重新折算户调。

也就是你家一百二十口人,那就按十户人算。

为了有序推进这件事情,让江夏尽快的稳定下来,恢复民生,刘启直接动用了郡兵,挨家挨户重点点名那些豪门大户,隐匿人口的直接查办,强行征收。

但是为了不让曹操挑他的刺,刘启也用了不小的心思,把屯田的名义用到了极致。

在表面上他其实是在大刀阔斧的推进曹操的户调制,拥护曹操的命令,只是在私下里稍微加了点私货,强行一视同仁的给加了口数的限制。

常说山中无岁月,寒尽不知年。

刘启在江北各县忙忙碌碌的转悠了一圈,确实差点忘了岁月。

原本他担心程昱那个家伙,不敢大刀阔斧的做一些事情,但现在看看,这家伙好像还挺热心的。这件事,程昱其实完完全全的充当了一个急先锋,他是率先赞同的人,也是他率先提出郡守府分遣人手下各县亲自规划屯田,彻底的震慑地方宵小,尽快稳定地方。

历经半个多月的奔波,刘启治下军、民这两件事情都得到了一定的落实。

而在乌林,曹操也结束了他的大演武,正在分遣使者,准备去问候刘璋。

在曹操四路大军的追杀下,刘备还是出了荆州,入了益州,如今客居在刘璋处。

这个消息让曹操大为光火,气的连刘璋的老祖宗都问候了。

他南下荆州之时,刘璋才表示了归附之意,接受征役,并遣人送上了粮秣,结果转头就接纳了刘备。这在曹操看来就是首鼠两端的无耻之徒,甚至有些羞辱他的意思。

他深深的有一种我意思意思就把你打发了的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