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4章 推行

这件事情能交给两个人来做,一是诸葛丞相,这为人是不用多说的,二就是于谦了。

后者刚正不阿,必然不会在这个地方上藏私。

反正不能交给长孙无忌。

“盛世滋丁,永不加赋,摊丁入亩,官绅一体纳粮。这些对于底层百姓都是大大的利好,只是臣想问殿下一事。”

声音自外传来,仔细一听,不是于谦还能是谁?

“敢问殿下,政策实行之后,百姓如何交税?纳粮、纳布、还是银钱?布、粮,皆有不便,殿下说要统一纳银,说这是什么我大明朝的一条鞭法,可现在连年打仗,铜矿银矿开采不利,没那么多银两给百姓交钱,若是银两不通该如何?莫说这个,便是百姓生产粮食布匹,而官府不收,就得拿着粮食布匹去换银两,若是有劣商趁此压价,岂不是又给百姓平添了负担?”

于谦虽然是明朝人,但是活在明朝前期,但是一条鞭法是明中期张居正那个时候推行的,两个人相差了不少年,自然不知道一条鞭法是什么东西,而叶云也不知道其中具体措施,只是照着自己的记忆带着诸葛丞相和于谦拼凑了一些。

所谓一条鞭法,就是把各州县的田赋、徭役以及其他杂征总为一条,合并征收银两,按亩折算缴纳。这样大大简化了税制,方便征收税款。同时使地方官员难于作弊,进而增加财政收入。

“一条鞭法”上承唐代的两税法下启清代的摊丁入亩,是中国历史上具有深远历史影响的一次社会变革”

大明作为彼时世界第一列强,贸易长期保持顺差,源源不断的白银流入,才能实行银本位,才能推行一条鞭法。

现在叶云所处的环境还真不太适合推行一条鞭法。

这个世界的贵金属不是缺乏,而是没时间开采,基本上都在打仗。

摊丁入亩作为一个清朝的赋税制度,是有着明朝的一条鞭法作铺垫的。

可以说,历史上的每一个制度都是在慢慢的演变完善,根本不可能直接跳过其中某个关键点的。

“此事易尔,只需推行纸币,而后定个法度将纸币与黄金、白银直接挂钩即可。”

忽然又有一道声音自门外传来,接着军机处的秘书房玄龄也直接来到屋内。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见过殿下。”

“房卿怎么也来了?”叶云起身以表欢迎。

“长孙相公有一封私信托臣交与殿下。”房玄龄恭敬奉上。

叶云接过,看了没多久便直接放下,含笑对着殿内众人道:

“这是负荆请罪来了。”

原本诸葛丞相与于谦二人还在等着叶云将信看过之后递给他们,听到叶云此言也知道信中所写,相视一笑言道。

“长孙相公原本只是派人过来问一问去位虚实,结果谁知道派了个不怕死的过来,当然要负荆请罪,不解释清楚,到时候恐怕是难脱罪名。”

“这是小事。”叶云随手将信放到桌子上,看着房玄龄认真道:

“房爱卿先前说的那个纸币换金银的做法,详细说说?”

房玄龄对答如流:

“回殿下,便是印发纸币,让纸币流通民间,再将纸币与黄金挂钩,这样纸币不会贬值,也能大大缓解金银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