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9章 人民万岁!(上)

“那就不和了?就不休养生息了?”于谦当然不会受长孙无忌的鸟气,当下反问道:“若是不和,还能怎么办?攻过去?兵马哪里来?钱粮哪里来?”

“汉贼不两立,王业不偏安!”诸葛丞相直接插嘴表态:“亮只此一语。”

于谦看向诸葛亮,眼神中带着惊讶,一向温吞的诸葛丞相居然如此坚决,环视周围,萧何闭目养神、不问世事,长孙无忌一味反对,后来想一想则又觉得了然。

意识形态的斗争不可忽视,苏联是怎么灭亡的?

苏联并非是以弱亡,而是以强亡。

它放弃了自己的意识形态,导致这个国家被内部爆破了。

而诸葛亮所处的环境和苏联有一些相似。

诸葛亮活着的时候,蜀国可以组织起来北伐,一旦诸葛亮死去,北伐之路就困难重重了。

可以说,诸葛亮活着的时候不断北伐就是提醒蜀国人,现在还是战争时期,不要贪图安逸。

他活着的时候拽着、拖着、拉着,拼了命地逼着蜀国走了几步,待到丞相追随白帝城的先帝一并去后。

就算还有姜维想要继丞相之遗志继续北伐,朝中阻碍频频,到最后也只是同意给姜维一点点兵力去打局部战争,再也没有像诸葛亮时期的那种总动员的全体战了。

这就是诸葛亮所担心的。

事实上也正如诸葛亮所料,一旦安逸下来再提劲就难了,自古以来偏安一方的朝廷,无论是南宋还是南明,都有这种情况。

自诸葛亮死后,一个叫做谯周的占领了舆论主导阵地。

谯周字允南,益州巴西西冲国人。

可以说是蜀国投降的发起者。

姜维继承相之遗志,屡次出师北伐,劳而无功,百姓凋敝。谯周便去找当时掌权并支持姜维北伐的尚书令陈只陈说厉害又写了一篇名为《仇国论》的文章来讥讽朝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