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6章 千丝万缕(17)

深度迷案 春天的熊 1640 字 10天前

“从他煽动同学联名写举报信,将班主任老师换下来,还有员工回忆说他曾和许多女性在电话里头聊得很投机,这些都能说明这一点。”

反社会型人格障碍又称无情型人格障碍,或社会性病态,是对社会影响最为严重的类型。其特征是高度攻击性,缺乏羞惭感,行为受偶然动机驱使,社会适应不良、也就是李竹道所说的“行为障碍”等。当然,这些也都均属相对。

高度攻击性,决定了这类人对于社会、他人的危害性极大。

缺乏羞惭感,意思就是这类人没什么法纪、道德观念,简单说,他们什么都干得出来,只有人想不到的,没有他们干不出来的。

行为受偶然动机驱使,就是说这些人的行为动机比较模糊,或者说他们的犯罪动机往往都不明确,没有目的性,可能是一时兴起,可能是看谁不顺眼,也可能是想干就干,甚至就觉得是好玩。简单说,他们一旦杀人放火,很多时候都不需要理由。这一点让他们看起来像精神病人,实际上却又不是。

社会适应不良,顾名思义,就是这类人的言行与公认的社会规范有显着背离,或者说,他们通常在个人生活风格和人际关系方面具有异常的行为模式,从而导致他们与他人难以相处,进而不能适应社会。

李竹道的意思,就是闻忠完全没有“与他人难以相处,不能适应社会”这方面的问题。故此,他将“反社会型人格障碍”中的“障碍”两字去掉,而特意为闻忠杜撰出“反社会型人格”这一专用名词。

反社会型人格障碍的形成,大都和父母养育方式、家庭微环境存在莫大关系。

“闻忠的‘反社会型人格’,在他十几岁、还未成年时,极可能就有过一次‘发作’。”

“什么意思?”何友志蹙着眉头问道。

“黎玉真的死,相当蹊跷,我认为极可能就是闻忠和史际二人联合起来人为制造的结果。”

何友志看着李竹道,显然在认真细听。

“我在想,黎玉真当时回到‘地雷村’,不管她的真实目的到底是来找闻达还是史际,但她最终将史际带走在回去的路上,闻忠出门送他们二人,这是事实。”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黎玉真和史际这对母子多年没有相见,况且他们当时走的是羊肠小道,可谓崎岖险峻,所以在走路时,黎玉真会不会牵着史际的手?这一点虽然不能确定,但我认为这一可能性较大。”

“即便这对母子没有牵着手走路,但黎玉真和两个孩子之间至少也应该是一前一后,彼此之间的距离不会相隔太远。”

“当时的一颗普通反步兵地雷,其有效杀伤半径至少在十米以上,如果是反坦克地雷,其杀伤半径只会更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