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八十章 进京

夜江湖 醉柒夕 1738 字 10天前

正是在这种想法的加持之下,燕军彻底改头换面。

建文三年二月初九,朱棣在北平城外设祭坛,亲自悼念阵亡的将士,并脱下袍子烧掉,用以激励将士。

二月十六日,朱棣再次出师。当时盛庸驻兵二十万于山东德州,吴杰、平安驻扎在真定。朱棣决定趁南军两军分隔,先破盛庸一部。三月二十日,燕军探知盛庸在夹河驻扎,于是驻扎在距对方四十里的地方。

三月二十二,燕军正式进攻夹河,夹河之战爆发。

此战两军互有胜负,不过朱棣却成功焚毁了明军的大部分粮草,使得朝廷震动,明军将士亦是少了战心,燕军那边虽兵力不足,却是越战越猛。

十月,燕军还北平,十二月,朱棣听取道衍计策,再次挥师南下,直取京师。

随后燕军也算是顺风顺水,接连胜利。

而明军因为缺少粮草,打起仗来自然束手束脚。

就这样,燕军一直杀到了金陵城下。

建文四年六月十三,燕军抵达金陵,徐增寿做内应,事败,被朱允炆亲自诛杀于左顺门。

而守卫金川门的守卫朱穗和李景隆,在看到了朱棣的麾盖后,开门迎降,是为金川门之变。

很难想象,一向被朱允炆信任的李景隆,居然在最后时刻选择了叛变,这是多么讽刺是事实。

只是金川门虽开,燕军前进的道理却并不通顺,因为金川门之后还有一人守护,那便是被派遣过来的锦衣卫千户高海永。

在锦衣卫中,他被誉为锦衣卫第二高手,曾凭借一己之力杀尽胡惟庸满府死士。

只是今日,不知他是否还能挡得住燕军的铁蹄。

高海永还记得,当初蒋瓛死的时候跟他说的那番话。

“张辂、千面人、还有你那徒弟刘二饼,将来就是咱们锦衣卫中的中流砥柱,本指挥使相信,有他们在,咱们锦衣卫的名声会越来越好,锦衣卫的名声好了,朝廷的名声也就好了,届时的大明会进入最为耀眼的时代,百姓安居乐业,边境也没了边患,那会是怎样一番场景?只可惜本指挥使看不到了,但是你还可以,去好好辅佐新君与张辂吧,你一定可以看到那个最美好的时代,也请你好好守护住这个时代。”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说完这句话,蒋瓛便慷慨赴死。

而高海永,也一直为了锦衣卫尽心竭力。

尤其是锦衣卫中没有都指挥使的日子,高海永力排众议,支持千面人发号施令,以他的武功战力,只要罗克敌不出手,那么锦衣卫中便没有他的对手。

可罗克敌那个性子,又怎会出手?

在高海永的震慑之下,锦衣卫这才恢复了正常运转。

只可惜很多事情往往不如想象中的美好,张辂还没有回金陵城接掌锦衣卫,靖难之役便爆发了。

有时候高海永也在想,会不会是蒋瓛判断失误了?

随后他便会否决自己的这个想法,蒋瓛执掌锦衣卫之时,可谓是算无遗策,这样的一个人物,又怎会有判断失误的时候?

之时蒋瓛虽然算无遗策,但那是基于他活着的时候,可他身死之后,这天下又怎会完全按照他的想法去运转?

事实总是无偿,蒋瓛也许预料到了削藩,也许预料到了靖难之役的发生,可他千算万算,也预料不到朝廷会在这场战争中输的一败涂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