勤政殿内,楚王熊章正在批复一道理政殿刚刚提交的关于襄郢官吏考核的申请,这所谓的考核也就是实际上的京察。

南郡那起惊天动地的大案才刚刚落下帷幕没多久,由朝廷派遣出去的四支巡按使队伍便马不停蹄地投入到对楚国各个郡县的巡查工作之中。

随着时间的推移,他们陆陆续续地发现了许多令人瞠目结舌的问题。这些问题犹如隐藏在黑暗中的暗疮,一旦被揭露出来,就引发了轩然大波。

其中,有相当一部分官员因为失职、贪污或者其他违法乱纪行为而遭到严肃处理。

在过去的这短短两个月里,整个楚国仿佛陷入了一种微妙的氛围之中。

无论是地方上的小吏,还是身处都城之内位高权重的大员们,无一不变得敏感且神经紧绷。

他们深知,如今正是多事之秋,稍有不慎,自己头上的乌纱帽恐怕就要不保。

值此关键时刻,身为总理大臣的弥生瞅准时机,向楚王熊章进言,提议针对襄郢地区的所有官员展开一场全面考核。

明眼人都能看得出来,此次考核绝非以往那种每三年举行一次的例行公事,其力度和严格程度定然会远超从前。

面对这样一个建议,楚王熊章不禁陷入沉思。

作为一国之君,他自然深谙治国理政的精髓所在,既要保持权力的平衡,又要做到张弛有度。

因此,对于是否应该继续对襄郢的百官施以如此严厉苛刻的考核手段,他必须深思熟虑一番。

正当楚王熊章在心中权衡利弊之时,突然间,寺人伍急匆匆地奔入殿内,跪地禀报说王子恒正在殿外请求觐见。

“让他进来吧!”,楚王熊章轻声说道。

“拜见父王!”只见王子恒身着一袭青袍,那正是章华学宫的统一服饰,其衣角随风轻轻飘动着,仿佛还带着学宫里书卷的气息。

很明显,他刚刚从学宫归来。

此时,坐在书桌前的楚王熊章缓缓地抬起头,目光落在了王子恒身上,开口问道:“今日下午学宫没有课吗?”

王子恒微微躬身,一脸恭敬地回答道:“父王,因明日将要进行月度考核之故,所以今日学宫内并未安排课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