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时,大乾最好的宣纸,圣贤书所用之纸的原材料,也被裴家掌控了六成!”
高阳一听这话,立刻便点了点头,“陛下这么一说,那臣便明白了。”
“若是因此的话,这便不奇怪。”
高阳轻飘飘的语气,引起武曌的好奇。
“这为何不奇怪?”
高阳笑着出声道,“陛下可曾听闻前段时间,由我父写的《送长安孽子高阳序》?”
“送长安孽子高阳序?”
武曌呢喃一声,面色怪异。
一旁的上官婉儿也是嘴角一抽,这《长安孽子高阳序》可深受长安士子喜爱,尤其是一众寒门子弟,更是奉为神作,日夜拜读。
甚至这《送长安孽子高阳序》一出,连带着高峰的声名都好了太多。
对此,武曌并不陌生。
武曌点头道,“不错,这《送长安孽子高阳序》朕听过,但这真是高尚书所写?而并非你高阳?”
高阳摇头道,“陛下,这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内容,陛下可还熟悉?”
武曌点头。
这《送长安孽子高阳序》她印象很深,虽然她出身富贵,并未那般艰苦求学,却从文字中,感受到了那股求学之路,不屈之志。
高阳直视着武瞾,继续问道,“那陛下听闻过凿壁偷光吗?”
“凿壁偷光?”
武瞾眉头皱起。
“条件艰苦,以至于凿壁偷光,这便是诸多寒门学子的求学之路!”
“但臣要说,凿壁偷光这还是幸福的。”
武瞾一脸吃惊,“这还算幸福的?”
高阳掷地有声道:“因为这最起码还有书读,但太多寒门学子,连书都没得读。”
“因为圣贤书的孤本,都在天下各大世家的手中,他们把持着圣贤书,就等于垄断了文化。”
“纵然退一万步来说,即便寒门士子有圣贤书,但圣贤书晦涩难懂,一句话失之毫厘,差之千里,没有大儒注释,根本难窥其义!”
武瞾瞳孔一缩,脸色难看了下来,她明白了高阳的意思。
高阳继续道,“若这个时候,有一个大儒无私讲学,注经释义,陛下觉得会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