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殿下,下官的身体还行!”
邓尚书壮起胆子看向太子,眼中充满了浓浓的感动。
“要知道你如此拼命,孤当初就不该鼓动你做出这样的选择。”
太子,是真的有些后悔了!
“殿下,下官觉得自己直到今日,才活出了一个人样。”
邓尚书冲太子拱手,发自肺腑的感慨了两句。
“你这话若是被外公听到,说不定会用拐棍抽你。”
“这话,下官已同父亲讲过。”邓尚书的脸上露出了得意的微笑。
“哦?外公是什么反应?”太子有些好奇。
“父亲表示一定会努力多活几年,至少不让下官在帝国最需要的时候丁忧。”
太子听后,微微有些动容。
自从邓尚书搬出国公府,太子便很少去探望自己的外公,没想到这老头还有这样的觉悟!
“殿下可是在埋怨父亲?”
略一犹豫,邓尚书还是问了出来。
“埋怨?孤为何要埋怨?”
“关于爵位——”
只听到这四个字,太子便明白过来,挥手将邓尚书打断。
他想说的,无非是诚阳公最终将次子确立为自己的爵位继承人,而不是选择的第六子。
次子,是庶出,第六子是嫡出,也是元后和邓尚书的亲弟弟。
“别瞎猜,都是孤的舅舅!”太子轻声笑了起来。
邓尚书清楚太子很少在自己面前掩饰的想法,也就放下心来。
之所以关心此事,是因为未来的诚阳侯府,应该是尚书府的强援。
如果太子对未来的侯府态度冷淡,邓尚书不得不调整自己对家族未来的规划。
“鲁国造船的工匠,来了多少?”
二人又闲聊几句,太子开口问起了正事。
“四十三人!”
邓尚书知道这些工匠是太子眼中的宝贝,自从一到京城,就给了他们丰厚的待遇。
“这么少?鲁王实在是有些小气!”
太子皱眉摇头,很明显是不太满意。
“殿下,这里面可有十几位造船的大匠。”邓尚书的眼中闪烁着兴奋的光芒。
在工部多年,邓尚书对能称之为大匠的专业人士,给予了高度的重视。
太子听后,心中一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