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6章 特区就要够特

事实上,苏轼根本就想不起来要反驳。

因为宁野的话,一直以来都是言之有据,即便是他,也总是佩服居多。

只是不知,宁野所谓的特区享有特权,到底特在哪里?

特区到底特在何处?

关于这个问题,宁野早有思考。

虽然赵顼回去了,没有在宁野身边缠着他问策,但宁野对于大宋发改司的具体运作,也是上了心的。

小主,

毕竟,帮助华夏改变意难平,不仅仅是这群古人的也是宁野的使命。

“特区就要够特,否则达不到效果。”

宁野开门见山,直接对特区的性质进行定位。

“简而言之,在特区要放开胆子尝试,我有以下几点策略,苏子可以带回去给赵哥,不过,这是我的想法,你们也可以再自行斟酌完善。”

“还请宁校长解惑。”

苏轼早已备好纸笔,准备一边听一边记录。

扶苏、刘据则饶有兴致地等待宁野下文,毕竟,这可是难得的开小灶的机会。

为了大秦和大汉的长远发展,他们也不想错过。

“特区的总体指导原则,就是以经济建设也就是民生为中心,兼顾国防、朝政改革。”

苏轼听罢,先是愣了一下,直到宁野亲手板书民生,这才确认自己没听错。

要知道,之前的变法,很多都是以富国强兵为目标的。

以民生为中心优先搞经济建设,不能说人家没考虑,只不过,这不是重点,那些士大夫,动不动就是国家国家的,口口声声要解民于倒悬,实际上真正从老百姓角度出发考虑问题的官员,即便有,也是凤毛麟角。

苏轼,就是其中一员。

因此,苏轼为什么一方面反对王安石变法,一方面当旧党要全盘废除新法时,他又反对旧党?

原因很明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