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须要有控制电路,在最恰当的时候切断电源;
其发射过程是这样的,大家请看图,第一个线圈通电产生磁场,磁场在弹丸上感应出电流,电流又产生磁场,
NS会互相吸引,加速靠拢线圈中央,
但控制线路必须在弹丸抵达线圈中心时准确切断电源,
因为过了中心就因为极性相同减速了,
可以使用霍尔元件感知弹丸通过并切断电源,
此时由于失去了相反极性的减速,
弹丸会继续惯性前进抵达下一个线圈。
经过多级线圈加速后弹丸就会达到更高的速度,
一般实用化的电磁枪如果是线圈炮原理的,至少也是5~6级以上,
因为只有不断接力加速才能拿让弹丸达到足够的速度,
这个也叫多级线圈炮。”
听了罗翔的介绍,大家觉得自己现在都能手搓一个电磁枪,线圈炮原理的电磁枪确实很容易制作。
唐欣在一旁没有说话,这个方案可以作为备选,她示意下一个接着来。
收到院长的信号,几个研究员都跃跃欲试,但是被陈扬抢了先,拿出他的设计方案连接投影仪,
并开口给大家介绍他的设计方案,“我设计的重接线圈结构要比线圈炮复杂一些,工艺要求也更高,但理解其原理并不难,
我们先看看它的大致结构,从这里开始,电流脉冲进入线圈时,中间的金属物中会形成涡流,涡电流在磁场中运动会推动铝板。
当弹丸离开线圈后可以进入下一个线圈加速范围,同样可以通过多级线圈对弹丸进行加速;重接炮不仅可以多级串联,还能多级并联达到高速重载弹丸的发射。”
小主,
听完两人的介绍,唐欣的脑子里已经有了结论:这个也是用线圈进行加速,但线圈炮原理的电磁枪子弹最佳的形状是圆柱形,
重接炮原理的电磁枪子弹外形是薄片形。
不过线圈炮的子弹也可以是扁形,效率会差一点,
但从电磁枪的线圈结构以及简单原理上来看,线圈炮原理的可能性会更大。
她觉着可以两者结合,然后进行简化,不过后面还有其它方案,她抬头提醒大家,“继续。”
其他研究员才继续介绍他们的设计方案。
最后在大家的提议下,在唐欣拿出的设计方案里再结合几位研究员提出的一些先进概念,组成一个新的电磁枪设计方案。
唐欣也给大家布置了任务,“田烨,你们这个组负责研制电源技术,张松,你们负责研制弹丸材料,姚庆华,你们负责研制热管理技术……”
被点名的研究员齐齐点头。
罗翔和陈扬没听到自己的名字有些失望。
结果不到三秒,唐欣又道,“罗翔,陈扬,你们两个来担任这个项目的副总工。”
两人听到这个任务一下子就心里舒畅了,没想到院长会交给他们这么重要的任务。
“谢谢院长。”罗翔和陈扬开心的笑了。
“你们两个加油!”唐欣对他俩鼓励的笑了笑。
……
外界对人工智能讨论的热火朝天,一点也不影响研究院的研究员的工作。
电磁枪的实验项目开始了,陈扬跟大家在研究多个线圈并列再串联接力。
螺旋定则判断出导线产生的磁力线方向,再用左手定则判断出弹丸运动方向,
电磁弹射与电磁炮原理简单,但要让其实用化难度却立马指数级增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