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东陵朝,为了方便行人问路和传信,朝廷沿着官道五里设邮,十里设亭,三十里设驿。
方才为了赶路,她们已经错过了一处亭舍,若是继续行走,恐怕晚上宵禁进不了城。
宋湘下了马车,看着远处苍黑一片的山峦,快速的做出决定说道:“不能再走了,我们去山上的寺庙借宿吧!”
“芋头,你去前面跟周小姐说一声,带上贵重物品,将马匹绑在山下,我们步行上山。”
“喏。”芋头得到吩咐,快速的去了周家的马车处。
宋湘靠在车辕前,撩开车帘轻声说道:“风眠,里面太黑了,你出来吧,我扶着你下车。”
风眠闻言,出了车厢,在宋湘的搀扶下,下了马车。
因为马车是车行租赁的,车夫害怕马车被偷,说什么也要守着马车睡,不愿上山去。
宋湘点起火折子,吩咐灯竹将风眠的贵重物品打包,等芋头过来拿好东西,才沿着青石板的山路上了山。
山道两边绿树环抱,花草丛生,宋湘带着风眠走在前侧,沿着弯弯曲曲一直延伸到山顶的石板路吃力的行走着。
又走了一炷香的功夫,宋湘才走到半山腰处的寺庙前。
借着月色,众人依稀辨别了清应寺三个古朴的大字。
松了口气的同时,芋头上前敲响了寺庙的大门。
一个小沙弥见到来客,引着众人进了寺门,一座宏伟的大殿屹立在正中央,青灰色的殿脊高高耸起,神圣而庄严。
两侧修建着一排排红墙的庙宇,七步便是一棵苍绿色的参天古木。
进入内院,山势似乎有向上的趋势,上方依然矗立着一座宏伟的佛殿,左右两侧有着一排排寮房,是专门供客人们住的客堂。
这时,一位穿着百衲衣的老和尚走了过来,双手合十道了声:“阿弥陀佛!”
宋湘忙双手合十还礼:“阿弥陀佛!”
那位引着宋湘进门的小沙弥叫了声师傅,虔诚的问道:“师傅,这几位客人进来借宿,弟子将他们带去哪边的客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