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水絮恭敬地跟老师告别,风一阵地跑向了教室。
康老师看着这个一半阳光明媚一半胆小怯懦的孩子,心里升起了怜悯之情。她不是不了解余水絮的家庭情况,但作为老师,能做的就是在学习的路上,给她更多知识量,只有她拥有好的成绩,才能有一个更光明灿烂的未来。
至于旁的,什么生日惊喜,她心里明镜似的,知道这事应该少不了班里的混世魔王金建文的参与,还有吴玲玲。这几个孩子一看都是毫不需要为未来担忧的孩子,虽然她也找过这几个孩子谈话,但从他们敷衍又无所谓的态度里,也看出了他们并不怕被请家长,好像他们的家长只有把孩子放到学校,才能约束孩子一样。
康老师微微叹了口气,只要他们不影响她的升学率,别做太出格的事,那些有的没的,能睁只眼闭只眼就这么凑合过去吧!
金建文他们在社会上跟那些小混混称兄道弟的事,几个班的班主任心里门儿清,她们私底下达成一致,能敷衍就敷衍过去,把精力放在像余水絮和李洋这样好学的孩子身上,才是正事。那些班里的小刺头,只要给点小的好处,他们也不会在班里太过分的。
毕竟,这个年代,老师的话语权还是很具有权威性的,大多数家长都愿意百分百配合,老师对学生责骂是可以没什么顾忌的,况且这些孩子的根儿并不坏,只是生在没有烦恼的家庭,不需要为学业和未来的就业发愁而已。
余水絮也曾暗地里嘲讽他们的无知,她想不通,学生来到学校不学习,整天吃馍馍混卷子,有什么意思。可是在她的认知里,哪里懂得什么叫“底气”,什么叫“钞能力”。
康老师并不期待那些文艺节目,千篇一律,多少年都是一届又一届的学生这样举办出来的。
只是,对于学生来说,那些都是珍贵的回忆和表现自己的好机会。作为老师,心里也是很熨帖的,学生能有集体精神,能有团队精神就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