末了,视线又在李涉的身上一阵打量,随后点了点头,赞道:“涉哥儿?你老李家的样貌是真不错,依稀是能看出些继祖大哥的影子,孙儿似爷,晋安这小子该不是在诓我。”
说着,又转头看向了李晋安:“每次路过我这你总是要这要那,难道你做账房的还不知这旬肉价已经涨了吗?”
“还想多加?”
“没门!”
“嘿嘿。”
李晋安笑了笑,没有多言。
“义昌。”
这时,杨满来唤了一声正在茶棚里打扫的汉子,道:“你去后面给你家兄弟切半斤肉来,今天他带着你大伯家的孙儿路过,咱得好好招待招待。”
“是,爹!”
汉子叫做杨义昌,是杨满来的儿子,这茶棚便是父子俩一起经营的。
吩咐完了,杨满来又道:“你们且先坐下,我还有几笔账未算清,一会理明白了,再来与你们聊谈。”
李晋安答道:“杨叔去忙便是,若有不解,尽可来问。”
“这可是你说的。”
显然李晋安这账房的事做的肯定不错,不然杨满来也不会听到他这话以后,脸上顿时就露出了笑容。
等他离开,李晋安又解释了为什么要在此处停下的原因:“涉哥儿,我之所以要在外面吃了饭食在进城,那是因为咱们一会要上陈家门去,为了不看人脸色,把肚子填饱最好。”
“晋安叔说的有理。”
李涉闻言点了点头,他算是学会了一招。
李晋安就是典型的小民智慧,他知李家与陈家差距太大,担心上了门被人嫌弃,所以决定先把肚子填饱,到时候要是陈家人不搭理,那自己也不会饿着肚子,不用求人。
然而,就在叔侄俩等候着饭菜时,旁边几桌客人间的谈话声传来,顿时就让他们当下还算不错的心情笼上了一层阴影。
只听他们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