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上的教师绘声绘色的讲解着关于“我是谁”的哲学问题。坐在台下的众人都陷入了思考。
李墨此刻心里仿佛有一千只蚂蚁在爬动,心想:我是谁?哪个存在是我?冰封在木星前进者--7836号宇宙飞船液氮冷冻仓中的本星系身体是我,还是有着地球人类躯体的李墨是我?
博学多才的教师,此刻停顿了一下,端起讲桌上的水杯,喝了一口。那是一杯泡着枸杞的茶水,枸杞泡菊花,中年男人的最爱。
中年讲师继续讲课:“
既然肉体不能定义“我”,意识也不能定义“我”,那什么能够定义“我”呢?
我们来回顾一下刚才的过程,已知从未进入过传送机的那个人,是真正的你。即使你已经三十多岁,全身的细胞已经新陈代谢了好几个轮回,即使你的思想被生活、被现实不断打磨、不断改变,你依然是你。
而一旦你被传送,你瞬间就不是你了。也就是说,在你被传送的过程中,一定有一些很重要的东西丢失了。正是这些很重要的东西,定义了“你是谁”。那么这些很重要的东西究竟是什么呢?
“连续性。”
一个80岁的老人,即使记忆力不好,老眼昏花,但他还是可以打开抽屉拿出相册指着一张自己10岁时候的照片说“你看,这个小孩是我。”
他说的当然是正确的。因为定义“我”的,不是相似性,而是“连续性”。
如果相似性能够定义一个人的话,那么海珠市的“你”和首都的“你”,就是严格意义上的同一个人。但是很明显,他不是你,因为你们之间没有连续性。
而这个80岁的老人,和那个10岁的小男孩,尽管他们之间已经没有了任何相似性,但他们之间的连续性,是这个星球上任何两个生命之间都不具备的。
这个80岁的老人,可能不记得自己10岁时候的想法,但他记得自己79岁时的想法,而那个79岁的人记得自己75岁时的想法,那个75岁的人记得自己70岁时的想法。
那个三十几岁的人记得自己20岁时的想法,而那个十岁的人记得自己八岁时的想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