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6章 承乾断足

李渊一时语结。原本他今日是想要将自己的治国经验倾囊相授给李承宗的,可是现在的局面不仅洗脑不成,还被他反将一军。现在他确定了,李承宗身上的这鼓叛逆之气一点都不似他的父亲李建成,反倒越来越像日渐成熟后的李世民。

“这些奏章你都带回去看看吧。再好生想想祖父方才与你所说的话。如若你仔细思量之后,仍然坚持不想放过长孙无忌,那朕便随了你。只是如此一来,你需做好即将面临更多‘党同伐异’之参奏的准备。”李渊说完便起身下榻,令裴静摆驾神龙殿。

“孙儿已经想好了,孙儿坚持。”李承宗说道。

李渊愣了一下,随后脸上露出一个意味深长的笑。

待恭送李渊离开后,李承宗转过头看向案几上厚厚的两摞奏书,不觉间也陷入了迷茫。

吏部尚书长孙无忌闷闷不乐地走进弘义宫,他回想着今日在两仪殿里唐皇李渊对他的耳提面命,心中甚是不安。原本他今日是打算再与高士廉一起向李渊进谏,奏报李承宗在军中结交朋党以图独揽军权恐有不臣之心的,没想到迎面却撞见了罗艺之子罗成,而且罗成看上去像是已然知晓了所有的事情。好在虽然唐皇李渊已为燕郡王罗艺平反,但对于他和高士廉,从李渊今日的表现来看也算是有意偏袒了。眼下武革之路早已胎死腹中,文斗也基本上快没戏了,以后的路该怎么走,还能怎么走,长孙无忌自己也不清楚了。

“唉。”长孙无忌叹了口气,又甩了甩脑袋暂时不再想这些令他烦闷的事情。他抬眼看了看如意楼的方向,心中之气更是郁结。真是人算不如天算,谁让他摊上了李承乾这么滩扶不上墙的烂泥呢?

长孙无忌正欲继续往前行走,忽闻身后传来匆匆赶来的内谒者的呼声。长孙无忌转过身,赶紧躬身行礼,内谒者站稳脚后大口喘了几下,通报了唐皇李渊令长孙无忌暂且致仕的消息。长孙无忌还想再询问些什么,只听内谒者刻意提了句“高侍中也支持”,便将已到嘴边的话又咽了下去。待恭送内谒者离开后,长孙无忌愤愤地看了眼如意楼,用力地甩了下袖子抬脚向前走去。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刚一接近如意楼,长孙无忌远远就看见正对着楼观中矗立的称心雕像借酒消愁的李承乾,长孙无忌胸中的郁气瞬间直冲脑门,他三步并作两步走地冲上楼观,快步走到李承乾的面前,还没站稳就抬起腿一脚将称心的雕像踹翻。顷刻间,称心的雕像哗啦一声碎了一地,满身酒气的李承乾愣愣地看着一地的碎片,久久说不出话。

“秦王和秦王妃怎么就生出了你这么个不成器的东西?!”长孙无忌再也无所顾忌,不加掩饰地吼叫道。比起太子李建成之后皇太孙李承宗,李承乾所做的这些事情实在是太令他感到羞耻了。如果长孙氏不是他的亲妹妹的话,他当真要怀疑李承乾这么个离经叛道的主儿到底是不是秦王李世民亲生的。“你总是这么浑浑噩噩的样子,如何对得起你九泉下的阿耶和阿娘?!”

“哼哼。”看着长孙无忌怒发冲冠地样子,李承乾回过神,忽然冷漠一笑,随后他又端起酒杯饮了一口,懒懒地说道:“我对不对得起阿耶阿娘不重要,对不起您这个舅父倒是真的。”

“你……”长孙无忌心中一惊,这是李承乾第一次用这种口吻同他说话,再看到李承乾心如死灰般的面部表情,长孙无忌的心中忽然产生一种不祥的预感。

李承乾放下酒杯转过头冷冷地看向长孙无忌,眼神虽不犀利,但却好似一把飞刀一般直射到长孙无忌的脸上。“舅父每次见到我都会动怒,我真的很想问一问,您到底恨得是我,还是您自己?”

长孙无忌脸上一怔,久久吐不出一个字。不知为何,今日的李承乾和往日里十分不同,从他那双半分醉意、半分清醒的眼睛中,长孙无忌感受到的除了不屑与愤怒以外,还有更多的哀怨与心死。

“舅父既然如此不待见我,自小就看不上我,觉得我就是一滩永远也扶不上墙的烂泥,何必又要勉强自己一次次地来扶我呢?”李承乾说道,他站起身,摇摇晃晃地走到长孙无忌的面前,接着说:“既然如此,都放过彼此不好吗?”

“承乾……”长孙无忌眼中忽然闪现出一阵慌乱,看着李承乾看他的眼神中已毫无亲近之感,长孙无忌赶紧解释道:“你阿耶和阿娘先后故去,将你托付于我,如若不能将你教化成才,若干年后我也没脸下去再见他们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