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章 初入东宫

原本如果接的是男子道医的话,太子府兵通常会按照常规路线从长安城西的金光门入城,然后一路直行,直抵平康坊和崇仁仿相邻处的大街,左转再延街直行,待抵达永兴坊和永昌坊之间后,经延熹门进入分隔皇城和宫城的顺天门横街,然后再从东宫南面的正门嘉福门引道医入东宫,最后再经过重重宫门,最终抵达崇文殿拜见太子殿下。可如今他们接到的是个小娘子,就自然不能按照这常规的流程来办了。

府兵首领略微思考一下,按照以往不成文的规定,他直接带着子芩绕到长安城郭北面,直接抵达东宫北门的玄德门,将子芩交到了东宫后庭宫人的手上。只是这样一来,子芩还没有机会见识一眼当下长安城里的繁华街景就直接“一入宫门深似海”了。当真是可惜。

这边府兵前卒正在接应子芩下马,那边府兵首领就上前出示了文牒,与门内的宫人交接了几句,便向子芩抱拳行礼告辞,牵着子芩的坐骑和前卒一起牵马离开。子芩连句“谢谢”都还没来得及说出口,府兵和前卒就已经走远,想必这东宫后庭管教森严,不太会是个太平祥和的地方。看来从此以后,子芩便要一入是非门,既是是非人了。

“请小娘子……”宫人说着停顿了一下,接着道:“请道人随我来,这边请。”

说罢,宫人便自去前面引路。子芩左右瞻顾一下,提脚踏入东宫宫门。

小主,

宫墙之内,琼楼玉宇,重峦叠翠,当真是人文建造和自然景致的完美契合。子芩抬头一眼望去,边境竟目不可及。恍惚之间,脚步一时没有跟上。前方带路的宫人脾气倒是不错,虽没有驻足,但却体贴地放慢脚步,直到子芩回过神后跟了上来,才又加快节奏,快步前行。

不一会儿,宫人领着子芩来到了东宫西隅的佛堂院正殿门前,待通传过后又继续领着她进入明间。明间内陈设古朴,倒不似子芩想象中富丽堂皇的样子,空气中弥漫着一股淡淡的檀香,飘飘渺渺的,很是有助于静气凝神。不一会儿,一位看上去品级不低的宫女搀着一位衣着素雅质朴的娘娘从西暖阁内缓缓走出。

“参见太子妃娘娘,”领路的宫人拱手行礼,道:“奴婢已将十常斋的道人送到,先行告退。”

说罢宫人便退至门外,转身离开,留下子芩立在殿中,表情傻愣地看着堂间正榻上与之目光相对的太子妃郑观音。

“呀,这神仙道医原来真是个小女娃呀。”郑观音还没开口,宫女絮秋倒先感叹起来。

“十常斋程子芩见过太子妃娘娘。”子芩没有理会絮秋的评论,她打量着眼前这位看上去年岁不大的太子妃,要是单纯论生理年龄的话,她比原来世界里的程菀也大不了多少,可要是论仪态性情的话,她多少有点老气横秋了些。

“莫要无礼。”郑观音淡淡地阻止絮秋,和颜悦色地望着程子芩,眼神犹如春风拂煦一般,令被看的人不仅不感到拘谨,反倒感觉十分舒服。过了一会儿,郑观音才又缓缓开口道:“程真人,孙神医近来可好?感谢你们师徒先后救我两儿性命。医者圣心,不知何以为报。”

哟,可不敢当,折寿了,折寿了。一句“真人”的称呼弄得程子芩甚是慌乱。她赶紧拱手行礼,辞道:“太子妃娘娘唤我子芩即可。”说罢她忽然觉得和太子妃如此“自来熟”似乎不妥,便又更正道:“或者以‘道医’称谓也可。托娘娘的福,家师身体康健。治病救人乃是医者本职,本当如此,不求回报。”